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ral Fossil
-
摘要: 珊瑚化石是珊瑚在地下长期埋藏经过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石,目前对珊瑚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和生物进化方面,对珊瑚化石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较少。本文对产于陕西省的珊瑚化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珊瑚化石的组成、含量以及其显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这类开采于陕西省的珊瑚化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平均含量高达98.6%;珊瑚化石在700℃左右发生相变,在相变过程中其质量急剧下降,即CaCO3分解为CaO和CO2;内部结构存在着大量的1~5 μm孔隙;断口形貌具有类似解理断裂的特点,存在相应的“"河流状花样"”。本文提出,在珊瑚玉石储藏及加工时要尽量避开酸性物质,避免使其经受高温,最高不要超过650℃,同时加工琢磨刻面过程中要避开解理面,或使刻面与解理面呈一定角度。Abstract: Coral fossil is formed by various geological effects while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for a long time. Current research on coral fossils is focused mainly on the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coral fossils, but less on their components and microstructure.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other method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composition, content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ral foss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h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al fossils from Shanxi province are composed mainly of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and the average content is as high as 98.6%. Phase transition of coral fossils occurred at 700℃ with a sharp decline in the mass, namely the CaCO3 decomposed to CaO and CO2.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ral fossils showed a large number of pores whose size is 1-5 μm. Fracture morphology is the same as cleavage fracture, corresponding with 'river pattern'. Coral fossil storage and processing methods to avoid acidic substances and high temperature are describe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650℃. It is important to avoid a cleavage plane or make an angle between a facet and cleavage plane during processing.
-
Keywords:
- coral fossils /
- phase composition /
- calcium carbonate /
- cleavage fracture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单个包裹体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现已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1, 2]。近年来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以及科研的需要,激光拉曼针对包裹体的定量分析的研究发展迅速。定量分析主要涉及包裹体的气[3, 4, 5, 6, 7]、液相[8, 9, 10, 11, 12, 13, 14, 15]以及同位素[16, 17, 18, 19, 20]等化学组成分析以及包裹体的内压[21, 22, 23, 24]、密度[25, 26]、有机质热成熟度[27, 28]等物理参数的获取。而作为包裹体重要成分的各种无机和有机气相组分,由于其一般具有较强的拉曼活性,在拉曼谱图上表现出尖锐而特征的谱峰,因此被认为是进行拉曼定量分析的重要研究对象[29]。国内外学者对包裹体中常见的C-H-O-N-S体系的气相组分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定量研究[3, 4, 5, 6, 7],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由于气相组分的拉曼定量分析与分子性质、温度、压力、仪器性能等诸多因素有关[3, 4, 29],造成前人结果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难以相互借用,如李维华等[5]与Wopenka等[30]测定的SO2的定量因子有近5倍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气相成分的定量分析之前,需要利用一系列混合气体标样对仪器进行标定。前人一般使用商用钢瓶装混合气进行仪器标定[3, 4, 5],虽然上述标样易于购置、配比准确,却存在气体组成单一无法调节、费用高、需要经常更换钢瓶等缺点。如按10%的梯度对10%~90%的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进行标定,需要购置9瓶钢瓶气轮换使用,并且钢瓶气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期限需要重新购置。针对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配置不同浓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气体标样的方法,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对激光拉曼探针进行标定及测定气体拉曼定量因子的研究目的。
1. 在线标样制备装置和在线标样的制备
为了实现混合气体标样的制备,本次研究搭建了一套在线标样制备装置(图 1)。该装置可以同时接入三路钢瓶气体,每路钢瓶气分别连接一个减压阀用于控制气体的输出压力;利用带有刻度和活塞的体积转移器量取实验所需体积的气体并将量取的气体注入高压容器中进行混合;增压泵用于对高压容器中的混合气体进行增压;真空泵用于对装置进行抽真空;装置的输出端与石英毛细管相连接;管路中安装有真空表以及压力表用于监控系统的真空度以及线路中气体的压力值;线路中还设有两个排气孔用于排气及管路清洗。
实验所用的钢瓶气为高纯气体,浓度≥99.999%;毛细管规格为内径0.1 mm,外径0.3 mm,表面涂有一层聚酰亚胺保护膜,厚度约0.025 mm(美国Polymicro Technologies公司)。激光拉曼分析的仪器为Renishaw Invia型激光拉曼光谱仪(英国Renishaw公司),使用Ar+激光器,波长为514 nm,光谱分辨率为2 cm-1。
在线混合气体标样制备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打开阀门1~6、8、10,关闭阀门7、9、11,打开真空泵对管路、体积转移器及高压容器抽真空,待真空表读数≤10Pa时,关闭真空泵。
(2) 关闭阀门2~4、6、8、10,打开气瓶1的减压阀并调节至实验所需压力值,用体积转移器量取实验所需气体体积。
(3) 关闭阀门1、5、气瓶1的减压阀,打开阀门6、8,将体积转移器中的气体转移至高压容器中。
(4) 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1~6、8、10,对系统抽真空,待真空表读数≤10Pa时,关闭真空泵。
(5) 重复步骤(2)~(4),量取实验所需体积及压力条件下的气体2并注入到高压容器中,使气体1和2充分混合。
(6) 关闭阀门6,打开阀门8、11,利用高压容器中的混合气体对管路进行清洗。
(7) 关闭阀门11,打开阀门9,打开电动增压泵,对高压容器中的气体进行增压,待达到实验所需的气体压力时,停止增压并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然后继续增压至下一个压力点并进行拉曼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在线样品准确性验证
为了验证制样方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将本研究制备的70% N2+30% CO2的在线标样与购置于大连大特气体公司生产的同等浓度的商用标样,在10 MPa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制备的混合气体与商用钢瓶装标样具有相似的峰形(图 2)。利用英国Renishaw公司出品的Wire3.0软件对上述拉曼谱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混合气体与商用标样具有相似的CO2与N2的相对峰高以及相对峰面积值,其相对误差小于4%,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2.2 CH4及CO2相对拉曼定量因子的测定
在测定单个包裹体气体组成方面,国内外多沿用“相对拉曼定量因子”的方法,即通常将N2的定量因子定为1.00,其他气体与N2进行比较,得到相对拉曼定量因子[3, 4]。本次研究分别对拉曼峰面积及峰高计算了相对拉曼定量因子,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Ag为气体g的拉曼峰面积;AN2为N2的拉曼峰面积;Cg为气体g的摩尔分数;CN2为N2的摩尔分数;Hg为气体g的拉曼峰高;HN2为N2的拉曼峰高;Fgr代表以峰面积为参考值时气体g相对于N2的拉曼定量因子;Ggr代表以峰高为参考值时气体g相对于N2的拉曼定量因子。
为了测定CO2以及CH4的相对拉曼定量因子,在室温、5 MPa和10 MPa压力条件下,分别制备了N2摩尔分数为30%、50%和70%的N2-CO2混合气体标样以及N2-CH4混合气体标样。
在上述标样的激光拉曼谱图(图 3)中能清晰地辨识出N2、CO2以及CH4的拉曼特征峰。气体的拉曼峰强度随浓度以及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信噪比随着压力由5 MPa增加到10 MPa增大约一倍。
This page contains the following errors:
error on line 1 at column 1: Start tag expected, '<' not foundBelow is a rendering of the page up to the first error.
虽然CO2在1286 cm-1附近以及1386 cm-1附近出现两个峰值,但是由于1286 cm-1附近的峰强度要小于1386 cm-1附近峰强度。因此本文仅针对CO2在1386 cm-1附近的峰计算了相对拉曼定量因子。
This page contains the following errors:
error on line 1 at column 1: Start tag expected, '<' not foundBelow is a rendering of the page up to the first error.
求得CH4和CO2相对拉曼定量因子之后,便可以对包裹体中CH4和CO2的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 地质样品应用
选取四川金沙岩孔剖面,震旦系的藻云岩样品进行应用研究。该样品溶洞发育,被后期亮晶白云石充填。溶洞充填的亮晶白云石中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选取个体较大并且靠近样品表面的包裹体,对其气泡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包裹体的气泡主要由CH4和CO2组成(图 6)。
利用wire3.0对图 6中两个包裹体的拉曼相关参数进行求解,并分别利用公式(3) 和(4) 对包裹体a和b中的CH4和CO2摩尔浓度进行了计算,得到包裹体中CH4的摩尔分数为27.60%~31.63%,CO2的摩尔分数为68.37%~72.40%(表 1)。上述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求得的拉曼定量因子F和G所得到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的绝对偏差在2.5%以内);包裹体a和b气相组成较接近,可能为同期捕获的产物。
表 1 包裹体样品分析结果Table 1. The analytical composition of gas in fluid inclusions包裹体 ACO2 HCO2 ACH4 HCH4 CCH4(%) CCO2(%) 据公式(3) 据公式(4) 据公式(3) 据公式(4) 包裹体a 3461.54 594.541 17891.2 4115.24 31.63 31.25 68.37 68.75 包裹体b 3137.87 732.481 14694.8 4251.27 29.54 27.60 70.46 72.40 4. 结语
本文利用自主搭建的在线标样制备装置,对N2-CH4以及N2-CO2进行在线混合增压,制备了N2摩尔浓度为30%、50%和70%,压力为5 MPa和10 MPa的N2-CH4以及N2-CO2混合气体在线标样。通过与商用混合钢瓶气体标样对比表明,该方法所使用的装置操作简单,制备的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重现性,能够方便、准确地对拉曼光谱仪进行标定,实现了不同压力和浓度条件下气体的相对拉曼定量因子的测定。通过对CH4及CO2的相对定量因子测定表明,气体压力在5~10 MPa的范围时,定量因子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为固定值。地质样品应用表明,本方法可以方便、灵活、准确地按任意比例将两瓶及两瓶以上纯气体钢瓶样品进行混合及增压,弥补了商用钢瓶装混合气体标样费用高、气体组成单一固定等不足。
由于本次研究仅在5 MPa和10 MPa两个压力点进行了分析,因此对于相对定量因子在 < 5 MPa及 > 10 MPa压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由于缺乏已知气体组成的人工合成包裹体标样,对于本方法在包裹体应用中的误差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表 1 珊瑚化石TG分析数据
Table 1 TG analytical data of coral fossil
样品编号 样品原质量
(mg)样品试验后质量
(mg)S-1 27.42 15.61 S-2 28.10 15.75 S-3 33.27 18.92 -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UAN201208058.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V201006007.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0802008.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0902005.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00800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QYD2011Z1031.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ZK199602026.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0803016.htm Hull D, 著. 李晓刚, 董超芳, 杜翠薇, 高瑾, 卢琳, 译. 断口形貌学: 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93-120. Henry G, Horstmann D著. 曾祥华译. 宏观断口学及显微断口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5-16. -
期刊类型引用(18)
1. 周伟,张嘉升,祁晓鹏,徐磊,杨杰. X射线衍射和TIMA研究陕南镇巴地区富锂黏土岩的矿物组成及锂的赋存状态. 岩矿测试. 2024(01): 76-86 . 本站查看
2. 王奇奇,孙贺,顾海欧,侯振辉,葛粲,汪方跃,周涛发. 磺酸型阳离子树脂的元素分配行为及高精度同位素分析应用. 岩矿测试. 2024(01): 63-75 . 本站查看
3. 鲁银鹏,孟郁苗,黄小文,王丛林,杨秉阳,谭侯铭睿,谢欢.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尾矿元素与矿物组成特征. 岩矿测试. 2024(02): 259-269 . 本站查看
4. 张利军,鲁文豪,张建东,彭光雄,卜建财,唐凯,谢渐成,徐质彬,杨海燕. 基于深度学习的镜下岩石、矿物薄片识别. 地学前缘. 2024(03): 498-510 . 百度学术
5. 温利刚,贾木欣,赵建军,王清,付强.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在铜矿浮选尾矿银赋存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岩矿测试. 2024(03): 417-431 . 本站查看
6. 李子龙,范昌育,惠潇,邓秀芹,孙勃,韩晓洁,王爱国,王刚. 非常规沉积储层层理缝研究进展及趋势. 沉积学报. 2024(04): 1150-1163 . 百度学术
7. 肖迪,戴朝成,白斌,卞从胜,董若婧,刘羽汐,许亚鑫. 陆相富有机质页岩黄铁矿特征及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和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23): 9888-9902 . 百度学术
8. 张涛,宋文磊,陈倩,杨金昆,胡轶,黄军,许丹妮,徐亦桐. 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在低品位铜矿渣工艺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岩矿测试. 2023(04): 748-759 . 本站查看
9. 杨晋东,于振锋,郭旭,赵瑞熙.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岩矿测试. 2023(06): 1104-1119 . 本站查看
10. 徐园园,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吴鹏,孙磊,魏振宇. 松花江早更新世水系演化:来自TIMA矿物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地质科学. 2022(01): 190-206 . 百度学术
11. 许可,许德如. 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化形成机制研究. 黄金科学技术. 2022(02): 151-164 . 百度学术
12. 李秋杭,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吴鹏,孙磊,李思琪. 基于人工和TIMA自动化方法的松花江水系重矿物组成:对源-汇物源示踪的指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03): 170-183 . 百度学术
13. 汪进秋,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孙磊,吴鹏,魏振宇. 中更新世以来的哈尔滨黄土物源变化——来自TIMA自动定量矿物的证据. 中国沙漠. 2022(05): 25-35 . 百度学术
14. 程涌,胡煜昭,崔苗,聂琪,许赛华,范惠珺. 黔东柏松铅锌矿床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05): 160-172 . 百度学术
15. 许振浩,马文,李术才,林鹏,梁锋,许广璐,李珊,韩涛,石恒. 岩性识别:方法、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地质论评. 2022(06): 2290-2304 . 百度学术
16. 曾烃详,刘岩,文志刚,樊云鹏,冯兴强,季长军,史旭凯,高变变,武远哲. 基于迁移学习的全岩光片有机显微组分识别与定量——以皖泾地1井下三叠统殷坑组烃源岩为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35): 15485-15493 . 百度学术
17. 张一帆,范裕,陈静,刘兰海,李梦梦. 矿精粉中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流程的建立: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富钴硫矿精粉为例. 岩石学报. 2021(09): 2791-2807 . 百度学术
18. 杨波,杨莉,沈茂森,刘涛,孟文祥,于宏东. TIMA测试技术在白云鄂博矿床铌工艺矿物学中的应用. 矿冶工程. 2021(06): 65-6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