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DOAJ 收录
  • Scopus 收录

固体汞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及实验应用

邓振平, 阳文琼, 周小红, 罗英

邓振平, 阳文琼, 周小红, 罗英. 固体汞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及实验应用[J]. 岩矿测试, 2013, 32(3): 506-509.
引用本文: 邓振平, 阳文琼, 周小红, 罗英. 固体汞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及实验应用[J]. 岩矿测试, 2013, 32(3): 506-509.
Zhen-ping DENG, Wen-qiong YANG, Xiao-hong ZHOU, Ying LUO. Application of Stripping Voltammetry with a Solid Amalgam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a Tracer and Groundwater Tracing Experiment[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3): 506-509.
Citation: Zhen-ping DENG, Wen-qiong YANG, Xiao-hong ZHOU, Ying LUO. Application of Stripping Voltammetry with a Solid Amalgam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a Tracer and Groundwater Tracing Experiment[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3): 506-509.

固体汞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及实验应用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水[2004]013-01号)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 水[2004]013-01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邓振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分析化学及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研究。E-mail: dengzhenping@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P641;O614.121

Application of Stripping Voltammetry with a Solid Amalgam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a Tracer and Groundwater Tracing Experiment

  • 摘要: 用易溶于水的金属盐类试剂作示踪剂,是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广泛采用的有效方法,通过野外现场测定人工示踪剂中的金属离子可以揭示岩溶地下水的运动特征。传统极谱法所用的液态汞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制作了固体汞电极,采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在地下水样品中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氯化钾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采用固体汞电极扫描,记录溶出曲线。实验了氯化钾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用量对100 ng/mL铜标准工作溶液峰电流的影响,在选定最佳实验条件下,铜浓度在0~1000 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58 ng/mL,加标回收率为96.4%~101.7%。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离子对测定不产生干扰。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示踪试验,铜的测定结果与极谱法基本吻合,且简单快速,适合野外现场测定,同时避免了极谱法液态汞的污染问题。
  • 研究绿松石的矿料来源对于了解古代先民的活动范围、开采运输能力和考古文化联系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6]。而它的来源问题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能够正确鉴定绿松石矿料来源成为当务之急,显然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绿松石矿物和结构特征等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前人主要从成分或者结构分别对我国一些产地的绿松石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绿松石地域特征的划分体系。在前人的研究中,通过X射线衍射 (XRD) 物相分析对绿松石的结构进行分析,在成分分析上通常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拉曼光谱来研究不同产地绿松石的谱线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产地绿松石的产地特征,本文采用ICP-MS、扫描电镜、XRD、红外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方法[7]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绿松石的成分,尤其是分析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对结构特征也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古绿松石来源的无损鉴定[8]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选取湖北竹山县秦古镇和安徽马鞍山绿松石为研究样品,其特征和形貌见表 1图 1

    表  1  绿松石样品特征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urquoise samples
    样品 产地 描述
    CL-1 湖北竹山县秦古镇 蓝灰色,结构致密,黑色物质相间分布
    CL-2 湖北竹山县楼台乡 淡绿色,围岩含较多铁矿
    CL-3 湖北竹山县溢水镇 淡蓝绿色,结构松散
    CL-4 安徽马鞍山 浅蓝色,被围岩包裹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不同产地绿松石原石照片
    Figure  1.  Pictures of turquoise samples

    采用能谱仪 (EDAX)、GeoLas 2005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500a等离子体质谱仪 (美国Agilent公司) 进行成分分析。激光能量70 mJ,频率8 Hz,激光束斑直径32 μm。

    采用PW3373/10型X射线衍射仪 (日本理学株式会社) 进行物相分析。

    采用AVATAR-370DTG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Nicolet) 进行矿物基团分析。

    采用JSM-350CF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荷兰FEI公司) 进行微观形貌和结构特征分析。

    X射线能谱分析绿松石样品中氧化物含量见表 2。湖北竹山县 (CL-1) 和安徽马鞍山地区 (CL-4) 的绿松石主成分中都含有一定量的Fe和微量的SiO2,其中竹山县样品CL-2和CL-3还含有一定量的S,两地的绿松石成分都与理论值[9]相比存在一定的偏离,这可能与所选样品为绿松石原石有关,因为原石中所含围岩矿物的成分会影响绿松石的主要元素含量。

    表  2  X射线能谱分析绿松石中氧化物含量
    Table  2.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oxides in turquoise samples by EDAX analysis
    样品编号 wB/%
    Al2O3 SiO2 P2O5 Fe2O3 CuO SO3
    CL-1 41.60 0.88 42.20 1.73 13.60 -
    CL-2 35.31 0.57 42.23 14.36 5.99 1.54
    CL-3 46.41 2.65 40.56 1.50 7.56 1.32
    CL-4 40.00 0.51 39.63 3.36 16.50 -
    理论值 36.84 - 34.12 - 9.57 -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绿松石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见表 3。秦古绿松石 (CL-1) 中Na、Mg、Si、Ca、Sc、Ti、V、Cr、Mn、Co、Zn、Sr、Mo、Sb和Ba元素的含量与马鞍山绿松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绿松石矿的地质特征紧密相关。竹山县绿松石主要的伴生矿物有多水高岭石、水铝英石、明矾石、石英、方解石、蓝铜矿和孔雀石等,而马鞍山绿松石矿床成矿围岩中富含磷灰石,并伴有铜矿体[10],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上述微量元素的存在也是这些伴生矿物引入的。

    表  3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绿松石中微量元素含量
    Table  3.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micro-amount of elements in turquoise samples by ICP-MS
    元素 wB/(μg·g-1)
    CL-1 CL-4
    Y 0.464 0.707
    Zr 0.320 0.390
    Nb 0.021 0.003
    Mo 147.234 0.018
    Ag 0.116 0.052
    Cd 0.726 0.019
    In 0.192 1.684
    Sn 2.159 1.555
    Sb 76.300 0.651
    Li 0.115 0.139
    Be 5.326 6.078
    B 2.650 1.073
    Na 69.630 184.435
    Mg 1.651 8.220
    Si 282.623 507.143
    K 214.616 327.047
    Ca 0.000 13.092
    Sc 2.647 13.645
    Ti 78.346 27.745
    Cs 0.011 0.004
    Ba 1597.627 Li
    Hf 0.015 0.020
    Ta 0.017 0.008
    W 0.662 0.039
    Tl 0.172 0.011
    Pb 0.345 2.230
    Bi 0.008 0.131
    Th 0.000 0.173
    U 67.272 0.984
    V 310.534 25.235
    Cr 325.871 5.927
    Mn 0.000 0.221
    Co 1.313 27.831
    Ni 0.768 0.857
    Zn 1584.435 147.116
    Ga 19.476 10.371
    Ge 0.214 0.340
    Rb 0.364 0.597
    Sr 19.249 3.43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从矿床学的角度来分析,竹山县的绿松石矿体赋存于寒武系硅质泥质板岩中,并且它的矿化与铀的矿化分布一致,广泛分布有铀-钒-钡矿化层,这就造成了产于竹山县的绿松石在U、V、Ba元素上远大于马鞍山地区绿松石。而马鞍山地区绿松石矿的成矿围岩为富钠的碱钙性岩石,其中龙王山组富含K2O,大王山组及次火山岩相对富含Na2O,而K2O的含量也较高[11],因此在碱性元素上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含量普遍高于竹山地区。

    任何矿石都是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由某种地质作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由于稀土元素 (REEs) 的离子半径和化学行为存在细微的差别,造成了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分馏[12-13],上述诸方面的差异均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不同产地的绿松石矿中。根据REEs的指示作用可以通过讨论绿松石稀土元素的富化和亏损等对不同产地的绿松石作出鉴别,测定结果见表 4

    表  4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绿松石稀土元素含量
    Table  4.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REEs in turquoise samples by ICP-MS
    元素 wB/(μg·g-1)
    CL-1 CL-4
    La 0.005 0.052
    Ce 0.069 0.128
    Pr 0.027 0.008
    Nd 0.039 0.159
    Sm 0.038 0.059
    Eu 0.035 0.019
    Gd 0.246 0.160
    Tb 0.013 0.025
    Dy 0.110 0.185
    Ho 0.016 0.041
    Er 0.051 0.090
    Tm 0.016 0.030
    Yb 0.080 0.168
    Lu 0.011 0.01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由两地区样品稀土配分模式图 (图 2),两样品中Gd都显示正异常,但在稀土配分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CL-1和CL-4的稀土元素总量均较低,分别变化于0.005~0.246 μg/g、0.008~0.185 μg/g,二者轻稀土总量均小于重稀土总量,明显富集重稀土,配分曲线向右上角倾斜。样品CL-1显示强烈的Nd负异常,CL-1和CL-4出现Pr反向,La的含量也相差较大。马鞍山绿松石CL-4配分曲线,Eu显示负异常,而Eu的负异常特征是马鞍山地区绿松石中经常可以看到的[14]。这种稀土含量特征可能与两地的克拉克值 (即每一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平均比值) 分布有关。

    图  2  绿松石样品REEs配分图
    Figure  2.  The REEs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urquoise samples

    综上所述,绿松石由于成矿背景和地质条件不同,竹山与马鞍山地区绿松石虽然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但在微量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两地区绿松石的稀土元素均富集重稀土,二者的稀土配分模式图出现Pr反向,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表现出Eu负异常;马鞍山绿松石的结晶程度优于竹山绿松石。

    为确定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的绿松石是否其内部结构[15]也发生变化,特别对绿松石样品进行XRD物相分析,测得的XRD图谱和数据见图 3,结果表明,样品CL-2为铁绿松石,其XRD分析结果与上述的主成分分析相一致。对照JCPDS卡片,显示样品CL-1、CL-3和CL-4的衍射谱线、矿物组分与绿松石理论谱线相吻合。绿松石样品CL-1、CL-3和CL-4的主要粉晶衍射数据分别为0.3666 nm (100)、0.3664 nm (100),二者基本相同。但马鞍山绿松石 (CL-4) 衍射峰的强度比竹山县绿松石 (CL-1、CL-3) 高,如图 4所示,说明马鞍山绿松石 (CL-4) 晶体的结晶程度优于CL-1和CL-3。从样品的外观 (见图 1) 和硬度来看,样品CL-2、CL-3所受风化程度较大,所以其衍射峰相对于CL-1和CL-4而言小些。

    图  3  不同产地绿松石XRD对比
    Figure  3.  Comparison of XRD spectra of CL-1 and CL-4 samples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
    图  4  绿松石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Figure  4.  Infrared spectra of turquoise samples

    绿松石为含铜、铝和水的磷酸盐,OH、H2O及PO43-基团的振动模式和频率决定了绿松石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16]图 4显示,竹山绿松石与马鞍山绿松石所表现出的红外吸收谱带特征基本相同,但绿松石晶体的结晶程度以及所受风化程度不同导致一些微小的差异。由绿松石中ν (OH) 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锐谱带主要位于3511 cm-1、3459 cm-1处,而ν (MFe,Cu-H2O) 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则出现在3291 cm-1、3076 cm-1处,样品CL-3和CL-4的水区谱带被由吸附水ν (H2O) 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舒宽谱带明显包络致使该区吸收谱带不够突出。由δ (H2O) 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位于1648 cm-1处。从图 4可以看出,由δ (H2O) 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与文献[17-19]报道的δ (H2O) 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弱谱带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绿松石样品中水的结晶比较好所致。

    由磷酸根基团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为:ν3 (PO4) 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位于1172 cm-1、1104 cm-1、1055 cm-1处,而δ (OH) 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弱谱带出现在837 cm-1、787 cm-1处,由PO43-基团ν4 (PO4) 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主要位于645 cm-1、577 cm-1、482 cm-1处。这与文献[12]中天然绿松石的吸收谱带存在一定范围的偏差,可能是由于所选绿松石原石的结晶程度不完全所致。

    样品CL-1、CL-2、CL-3和CL-4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 5所示,5000倍下绿松石样品都呈现出鳞片状结构或针状结构,质地细腻。

    图  5  样品5000倍扫描电镜图
    a—CL-1; b—CL-2; c—CL-3; d—CL-4。
    Figure  5.  SEM images of samples

    通过两地绿松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对比,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产地绿松石的成矿背景,并且与古代著名绿松石产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比对,进而可以从矿物成因的角度对古绿松石的产地进行判断,这就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古绿松石的产地问题。

    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成分上,两地绿松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而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稀土元素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由于在测试化学成分上所采用的仪器和方法都属于无损鉴定,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测试化学成分来标定各个产地绿松石的产地特点,从而为古绿松石产地的无损鉴定形成一个标准体系。

    (2) 在结构上,两地的绿松石具有特征的绿松石谱线特征,并且马鞍山地区的样品结晶程度优于竹山县样品。

    (3) 在形貌上,两地绿松石表现出质地细腻的特性。其中马鞍山绿松石具有明显的鳞片状集合体微观形貌结构,而竹山县绿松石呈现细鳞片状或针状结构。

    绿松石可以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镜进行鉴定。绿松石成分上的区别,尤其是某些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含量上的差别可以用于判别地域,这些差别与绿松石矿的成矿背景有关。所以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绿松石的成矿背景,才能为绿松石的产地划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的测试化学成分的方法都是可以应用于古绿松石地域判别的无损鉴定。

    不同产地的绿松石具有不同的矿物和结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可以在不破坏绿松石外观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分析现代不同产地绿松石的特征能够得出绿松石的地域体系。这将对古绿松石的产地划分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进一步推断出考古挖掘出来的古物的产地。

  • 图  1   不同浓度铜标准溶液的溶出伏安曲线

    Figure  1.   Stripping voltammetry diagrams of copper standard铜标准溶液的浓度:a—10 ng/mL;b—100 ng/mL;c—200 ng/mL。

    图  2   氯化钾溶液用量对峰电流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potassium chlorate solution on peak current

    图  3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用量对峰电流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HAc-NaAc buffer solution on peak current

    图  4   归安地下河天窗-社泉测定的Cu2+时间-浓度曲线

    Figure  4.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of Cu2+ in Gui′an underground river roof window and Shequan spring

    表  1   水样分析测定结果及加标回收率

    Table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water samples and the spiked recovery

    水样 ρ(Cu)/(ng·mL-1) 回收率/%
    本底值 加入量 测定值
    归安地下河天窗 4.12 5.00 9.02 98.0
    社泉水样 4.96 10.0 15.13 101.7
    融江河水样 7.20 5.00 12.11 98.2
    浮桥水潭水样 7.63 10.0 17.27 96.4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水样监测结果

    Table  2   Monitoring results of water samples

    取样时间
    t/h
    ρ(Cu2+)/(μg·L-1)
    极谱法 本法
    6 5.00 4.90
    12 10.0 7.50
    18 120 105
    24 320 308
    30 516 464
    36 595 546
    42 710 659
    48 576 536
    52 549 496
    58 345 311
    64 320 292
    70 220 202
    76 230 197
    82 186 169
    88 160 142
    100 130 117
    112 110 101
    124 80 75.1
    136 55 49.1
    160 50 45.8
    184 40 40.2
    208 45 38.9
    232 30 26.4
    256 25 27.8
    280 20 21.2
    304 10 12.2
    328 5.00 5.10
    352 5.00 5.00
    下载: 导出CSV
  • 吴法伟,刘群昌,王宏伟.辽宁本溪水洞地下暗河的补给源研究[J].地下水,2007,29(1): 43-4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SU200701014.htm
    邓振平,周小红,何师意,罗英.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与分析——以湖南湘西大龙洞为例[J].中国岩溶,2007,26(2): 163-16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R200702013.htm
    张祯武.岩溶地下水管流场类型与示踪曲线对应关系及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岩溶,1990, 9(3): 211- 21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R199003002.htm

    Carlier E, Boulemia C.A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racer tests in groundwater [J].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Hydrogeology,2002,35(3): 291-294. doi: 10.1144/1470-9236/2000-14

    张祯武,杨胜强.岩溶水示踪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工程勘察,1999(5): 40-4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CKC905.011.htm
    樊引琴,高宏,李立阳,穆伊舟,卿松.自动监测站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6, 22(5): 71-7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ZYB200605018.htm
    贾秀梅,刘满杰,孙继朝,齐继祥,臧逸中,鲁静.万家寨水库右岸岩溶渗漏试验研究[J].地球学报, 2005, 26(2): 179-18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0502012.htm
    李敬兰,李益民.广西龙布排泥库地下水多元示踪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1): 59-6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TAQ200401019.htm
    裴建国,谢运球,章程.湘中溶蚀丘陵区示踪试验——以湖南新化为例[J].中国岩溶,2000,19(4): 366-37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R200004014.htm
    黄保健,张之淦,陈伟海,高明刚.高山峡谷岩溶水示踪试验——以川西锦屏地区为例[J].中国岩溶,1995,14(4): 362-37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R504.010.htm
    汪进良, 姜光辉,侯满福,陈定宁.自动化监测电导率在盐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云南八宝水库盐示踪试验为例[J].地球学报,2005,26(4): 371-37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0504014.htm
    陈学民,周云.示踪试验中的浓度测定[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5,8(1): 5-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SHJ501.001.htm

    Yosypchuk B, Novtny L. Copper solid amalgam electrodes [J].Elector Analysis, 2003, 15(2): 121-125.

    李建平,杜亚琳.新型固体汞电极在仪器分析实验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6,21(2): 56.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6.02.016
    李建平,彭图治,张雪君.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铅、镉、锌[J].分析化学,2002,30(9): 1092-109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XHX200209016.htm
    邓振平,周小红,杜亚琳,李建平.用于示踪分析的固体汞合金电极线性扫描伏安法测痕量钼[J].分析试验室,2007,26(12): 44-47. doi: 10.3969/j.issn.1000-0720.2007.12.011
图(4)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80
  • HTML全文浏览量:  363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3-28
  • 录用日期:  2012-05-25
  • 发布日期:  2013-05-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