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DOAJ 收录
  • Scopus 收录

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常规维护方法

赵庆令, 李清彩

赵庆令, 李清彩. 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常规维护方法[J]. 岩矿测试, 2014, 33(5): 767-772.
引用本文: 赵庆令, 李清彩. 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常规维护方法[J]. 岩矿测试, 2014, 33(5): 767-772.
Qing-ling ZHAO, Qing-cai LI. The Maintenance of iCAP 6300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er[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4, 33(5): 767-772.
Citation: Qing-ling ZHAO, Qing-cai LI. The Maintenance of iCAP 6300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er[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4, 33(5): 767-772.

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常规维护方法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庆令, 工程师, 从事仪器分析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E-mail: zqlzb@126.com

  • 中图分类号: TH744.1

The Maintenance of iCAP 6300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er

  • 摘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控制气体流量的电磁阀出现机械性移位,致使工作气流量过于偏大或偏小,对进样系统及分析数据产生不利影响;长期频繁使用条件下,由于控制光学系统的机械定位装置的磨损,致使谱峰坐标偏离而影响仪器灵敏度;很长时间不能“引燃”等离子体,检查进样系统和氩气纯度并没有发现异常,需要验证RF发生器有无功率输出时有一定的困难;在等离子体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尾气的长期作用下,难免造成点火头末端铜丝的锈蚀,致使点火头放电微弱,不能“引燃”等离子体。因此,为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维护保养方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为例,提出可以借助“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exe”程序校正工作气流量,验证RF发生器是否输出功率;利用C 193.091 nm谱线为基准校正谱线修正CID检测器的谱峰坐标系统;另外,对点火头、分析软件数据库及主机灰尘的清理也进行了详细的维护说明,这些措施有益于保障仪器的性能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是测试各种地质物料化学成分量值的参比标准。主要用于量值的传递与测试仪器的校准、分析质量的监控、分析方法的评定及实验室认证。地质类标准物质基体复杂,在分析测试中尽量采用基体相同,因此研制不同矿种的标准物质对于矿石样品的分析测试至关重要。我国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较少,镍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仅有1个,是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镍矿石标准物质GBW 07283[1],样品采自甘肃金川镍矿,镍含量为4.33%,为富镍矿石,含量较高。当前已有的标准物质基本用尽,国际上目前尚没有镍精矿标准物质。

    镍矿是我国紧缺矿种,为地质勘查13种重要勘查矿种之一。我国镍矿床类型主要有岩浆熔离型和风化壳型,其中主要以岩浆熔离型矿床为主,与超基性岩浆分异作用有关,占全国总储量的86%,风化壳型镍矿仅占9.6%。镍矿储量高度集中,甘肃金川镍矿的储量就占全国的63.9%。中国镍矿品位较富,平均镍大于1%的硫化镍富矿占全国储量的44.1%。另一个重要镍矿基地是吉林省红旗岭镍矿,该矿为大型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本次从矿产勘查需要出发,研制了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镍含量分别为0.11%、0.33%、1.02%,覆盖边界品位到工业品位,同时根据镍精矿标准的要求,新研制2个镍精矿标准物质,镍含量分别为5.93%、9.01%,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镍矿含量系列标准物质,能够满足镍矿勘查和选冶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镍矿石与镍精矿样品采自吉林省红旗岭镍矿,该镍矿为岩浆深部熔离-单式贯入型铜镍矿床[2],矿体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其中的3号岩体中赋存大型铜镍矿床。该矿发现于1958年,累计探明镍储量20.44万吨,镍平均品位2.30%;除镍以外,还含有3.9万吨铜(品位0.63%)和一定数量的钴和硒。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主要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紫硫镍矿等,脉石矿物为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黑云母[2]。矿床伴生成矿元素有铜、钴、硒、碲、银等,铂族元素量微。

    按照矿床勘查的需要和设计要求,采集镍含量较低的镍矿石,设计了一个从边界品位到工业品位的镍矿石系列,编号为GNi-1、GNi-2、GNi-3,镍含量分别为0.11%、0.33%、1.02%。镍精矿采自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两个不同的选矿场,编号为GNi-4和GNi-5,镍含量分别为5.93%和9.01%。

    矿石样品先采用颚式粉碎机碎至小于2 mm,然后将样品在高铝瓷球磨机中粉碎2 h,过20目筛,筛下样品放入球磨机中粉碎48 h。镍精矿样直接放入球磨机中粉碎48 h,为防止镍精矿中的硫化物在球磨过程中因高温而氧化,球磨机中充满氩气。GNi-1粒度小于75 μm(< 200目)占99.96%,GNi-2粒度小于75 μm(<200目)占99.95%,GNi-3粒度小于75 μm(< 200目)为100%,GNi-4粒度小于75 μm(< 200目)占99.90%,GNi-5粒度小于75 μm(< 200目)占99.90%,样品中大部分粒级在1.0~40 μm之间。

    加工好的样品置于塑料桶中密封保存。镍精矿样品装桶前,先将氩气充入桶底,装入样品同时充氩气,装满后继续充氩气2 min。然后迅速用带密封圈的盖盖紧。外套塑料袋密封,置于冷库中保存,温度控制在8℃以下,由于镍矿石和镍精矿中硫化物含量较高,如GNi-5中硫的含量高达27.83%,室温条件下不易长期保存,在隔绝空气且低温下,有利于样品的长期保存。

    从分装的最小包装瓶中随机抽取25瓶样品,每瓶取双份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压片法(称样量4 g)[3-7],测试主要成矿元素Ni、Co、Cu和S、P、Cr、Mn、Nb、Pb、Rb、Sr、Ti、Y、Zn、Zr、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等20多种组分,均匀性检验结果见表 1

    表  1  XRF测定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GNi-1~GNi-5的均匀性检验结果
    Table  1.  Analytical results of homogeneity test by XRF for nickel ore and nickel concentrates reference materials GNi-1~GNi-5
    样品编号 分析项目 S Co Cr Cu Mn Nb Ni Pb Zn
    GNi-1
    (镍矿石)
    x 42.49 2.79 4.92 3.24 7.51 3.69 6.61 5.38 1.54
    s 0.28 0.015 0.03 0.03 0.027 0.031 0.038 0.031 0.014
    RSD/% 0.65 0.55 0.60 0.91 0.36 0.83 0.57 0.58 0.93
    F实测值 1.61 0.93 1.60 1.20 0.83 1.14 1.08 1.20 1.62
    GNi-2
    (镍矿石)
    x 86.2 3.83 8.17 5.79 8.37 3.32 18.19 5.13 1.39
    s 0.49 0.017 0.042 0.04 0.026 0.045 0.088 0.027 0.013
    RSD/% 0.57 0.44 0.52 0.68 0.31 1.37 0.49 0.54 0.96
    F实测值 1.13 1.09 1.60 1.55 1.32 0.77 1.75 1.44 1.62
    GNi-3
    (镍矿石)
    x 189.7 5.9 8.05 11.14 8.36 3.07 45.93 4.4 1.28
    s 1.17 0.024 0.041 0.097 0.038 0.014 0.22 0.019 0.009
    RSD/% 0.62 0.41 0.51 0.87 0.46 0.45 0.48 0.42 0.68
    F实测值 1.03 1.23 0.80 1.28 0.97 1.42 1.28 1.64 1.81
    GNi-4
    (镍精矿)
    x 830 15.6 5.47 61.66 4.65 1.57 160.2 3.32 1.14
    s 3.03 0.037 0.025 0.17 0.018 0.013 0.43 0.019 0.013
    RSD/% 0.36 0.24 0.46 0.28 0.40 0.86 0.27 0.57 1.14
    F实测值 1.76 1.89 0.73 1.01 1.43 0.79 1.06 0.98 1.03
    GNi-5
    (镍精矿)
    x 1265 20.2 3.51 83 2.65 1.27 203.9 3.05 1.18
    s 3.7 0.055 0.019 0.233 0.013 0.013 0.565 0.028 0.013
    RSD/% 0.30 0.27 0.54 0.28 0.47 1.05 0.28 0.91 1.11
    F实测值 1.03 0.73 1.76 1.40 1.11 0.76 0.77 1.16 1.40
    注:x为XRF测定的相对强度的平均值,单位为kcps;s为标准偏差,单位为kcps;RSD为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试镍矿石及精矿样品中的Ba、Be、Mn、Ni、Sr、Ti、Al2O3、Fe2O3、MgO、CaO、Na2O、K2O,取样量为0.1 g,均匀性检验结果列于表 2F的实测值均小于列表临界值F0.05(24,25)=1.96,XRF测量的各元素相对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取样量为0.1 g,采用ICP-AES测定结果的RSD均小于6.0%,说明样品均匀性良好。

    表  2  ICP-AES测定GNi-1~GNi-5均匀性检验结果(取样量0.1 g)
    Table  2.  Analytical results of homogeneity test by ICP-AES for nickel ore and nickel concentrates reference materials GNi-1~GNi-5 (0.1 g of sampling mass)
    样品编号 分析项目 Ba Mn Ni Ti Cu Co Fe2O3
    GNi-1
    (镍矿石)
    x 367 1019 1130 4055 345 46 8.64
    s 8.8 26.1 26 114 16 2.24 0.21
    RSD/% 2.40 2.56 2.30 2.82 4.67 4.84 2.46
    F实测值 0.88 1.82 0.90 1.28 1.19 1.04 1.66
    GNi-2
    (镍矿石)
    x 227 1077 3360 2946 690 97.4 10.49
    s 6.7 33 92 91 31.9 3.1 0.32
    RSD/% 2.95 3.09 2.73 3.1 4.63 3.14 3.01
    F实测值 0.88 0.89 0.76 1.01 0.94 0.93 0.79
    GNi-3
    (镍矿石)
    x 208 1121 9954 3743 1715 257.2 14.57
    s 5.27 29 328 119 106 9.3 0.4
    RSD/% 2.54 2.57 3.29 3.17 5.16 3.61 2.71
    F实测值 0.81 0.88 1.12 1.06 0.93 0.95 0.86
    GNi-4
    (镍精矿)
    x 82.96 621.5 58727 1130 1.36 1238 34.75
    s 2.31 16.2 1346 42 0.076 53.8 0.9
    RSD/% 2.79 2.61 2.29 3.7 5.56 4.35 2.6
    F实测值 1.00 1.2 0.85 0.77 1.09 0.97 1.24
    GNi-5
    (镍精矿)
    x 20.5 280.3 90770 227.6 2.33 2005 48
    s 1.04 7.29 2252 15.2 0.18 98 1.3
    RSD/% 5.08 2.60 2.48 5.68 5.91 4.91 2.71
    F实测值 0.85 1.19 1.20 0.96 1.23 1.15 0.97
    注:x为ICP-AES测定25次的平均值,Ba、Mn、Ni、Ti、Cu、Co单位为wB/(μg·g-1),Fe2O3的单位为wB/%;s为标准偏差;RSD为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自2009年12月开始至2011年11月的两年时间内,对镍矿石和镍精矿的Ni、S、Co、Cu、Pb、Mn、V、SiO2、CaO、Fe2O3分别进行4次测试,每次做4个重复测定,测定结果与计算结果列于表 3。两年时间内4次不同时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均在正常的分析误差和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未发现方向性变化和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对稳定性检验的数据采用以下统计方法进行计算[8-9]

    表  3  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稳定性检验结果
    Table  3.  Stability test for nickel ore and nickel concentrate reference materials
    元素 测定时间 w/%
    GNi-1 GNi-2 GNi-3 GNi-4 GNi-5
    Ni 标准值 0.11±0.01 0.33±0.02 1.02±0.04 5.93±0.10 9.01±0.13
    2009年12月 0.110 0.33 1.04 5.89 8.93
    2010年7月 0.111 0.33 1.02 5.92 9.02
    2010年11月 0.110 0.33 1.03 5.82 8.92
    2011年11月 0.113 0.33 1.03 5.96 8.99
    b1 0.0001 0.00000001 0.00000002 0.000002 0.00007
    t0.05×s(b1) 0.0002 0.00030938 0.00215776 0.015536 0.02626
    S 标准值 0.74±0.06 1.53±0.06 3.78±0.07 18.14±0.41 27.83±0.65
    2009年12月 0.78 1.58 3.78 18.46 28.21
    2010年7月 0.73 1.52 3.82 17.95 27.61
    2010年11月 0.74 1.53 3.81 18.27 27.67
    2011年11月 0.72 1.52 3.74 18.07 27.92
    b1 0.0021 0.000006 0.000001 0.000009 0.0006
    t0.05×s(b1) 0.0045 0.007558 0.010589 0.085252 0.0969
    SiO2 标准值 54.89±0.29 52.38±0.30 46.91±0.21 27.45±0.18 14.13±0.22
    2009年12月 55.01 52.30 46.99 27.24 13.94
    2010年7月 54.71 52.27 46.76 27.50 14.05
    2010年11月 54.87 52.37 46.89 27.32 14.04
    2011年11月 54.78 52.375 46.85 27.47 14.19
    b1 0.007 0.0000002 0.0000004 0.000006 0.00003
    t0.05×s(b1) 0.033 0.0031067 0.0060386 0.008995 0.01627
    CaO 标准值 4.58±0.10 4.02±0.08 4.70±0.10 2.55±0.04 1.16±0.04
    2009年12月 4.67 4.05 4.78 2.41 1.06
    2010年7月 4.51 3.98 4.64 2.50 1.12
    2010年11月 4.58 3.99 4.72 2.58 1.14
    2011年11月 4.59 4.01 4.71 2.50 1.11
    b1 0.002 0.00004 0.00003 0.00004 0.00003
    t0.05×s(b1) 0.019 0.01321 0.02239 0.03029 0.01084
    Fe2O3 标准值 8.58±0.10 10.71±0.10 14.69±0.12 34.71±0.32 48.37±0.38
    2009年12月 8.59 10.74 14.66 34.85 49.11
    2010年7月 8.65 10.78 14.52 34.74 48.16
    2010年11月 8.56 10.72 14.80 34.85 48.68
    2011年11月 8.62 10.72 14.62 34.64 48.33
    b1 0.0002 0.0001 2.70 0.0003 0.00004
    t0.05×s(b1) 0.0115 0.0347 8.17 0.0696 0.04605
    元素 测定时间 w/(μg·g-1)
    GNi-1 GNi-2 GNi-3 GNi-4 GNi-5
    Co 标准值 49±2 104±5 262±9 0.13±0.01* 0.20±0.01*
    2009年12月 48 102 257 0.14 0.20
    2010年7月 47 102 268 0.13 0.20
    2010年11月 50 108 259 0.14 0.21
    2011年11月 50 104 263 0.13 0.20
    b1 0.094 0.002 0.0004 0.0000003 0.0000001
    t0.05×s(b1) 0.319 0.197 0.1373 0.0000606 0.0012403
    Cu 标准值 330±11 681±20 0.16±0.01* 1.52±0.04* 2.47±0.06*
    2009年12月 327 672 0.17 1.55 2.49
    2010年7月 350 701 0.16 1.56 2.49
    2010年11月 343 691 0.16 1.54 2.48
    2011年11月 336 678 0.16 1.51 2.48
    b1 0.16 0.0009 0.0000001 0.0000002 0.0000006
    t0.05×s(b1) 2.92 0.1041 0.0000195 0.0050863 0.0014736
    Cu 标准值 330±11 681±20 0.16±0.01* 1.52±0.04* 2.47±0.06*
    2009年12月 327 672 0.17 1.55 2.49
    2010年7月 350 701 0.16 1.56 2.49
    2010年11月 343 691 0.16 1.54 2.48
    2011年11月 336 678 0.16 1.51 2.48
    b1 0.16 0.0009 0.0000001 0.0000002 0.0000006
    t0.05×s(b1) 2.92 0.1041 0.0000195 0.0050863 0.0014736
    Pb 标准值 21±1 25±3 25±2 77±4 116±4
    2009年12月 20 22 23 78 117
    2010年7月 22 24 25 81 117
    2010年11月 22 24 25 76 114
    2011年11月 21 25 25 77 116
    b1 0.030 0.005 0.005 0.0002 0.0004
    t0.05×s(b1) 0.271 0.314 0.202 0.4190 0.0557
    Mn 标准值 960±30 0.11±0.01* 0.11±0.01* 614±24 295±23
    2009年12月 966 0.11 0.11 597 276
    2010年7月 960 0.10 0.11 625 306
    2010年11月 965 0.10 0.11 617 294
    2011年11月 963 0.11 0.11 612 304
    b1 0.08 0.000000005 0.0000 0.00 0.0003
    t0.05×s(b1) 0.77 0.000015959 0.0000 2.92 0.0596
    V 标准值 102±7 93±6 112±7 61±6 30±6
    2009年12月 101 94 112 59 27
    2010年7月 108 98 118 70 36
    2010年11月 99 91 112 62 31
    2011年11月 101 92 113 63 29
    b1 0.093 0.001 0.0008 0.0009 0.005
    t0.05×s(b1) 1.152 0.087 0.0909 0.1196 0.194
    注: 表中元素Co、Cu、Mn数据中带“*”的组分质量分数为w/%。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x代表时间,y代表标准物质的特性值,拟合成一条直线,则有斜率b1

    截距由下式计算:

    直线的标准偏差可由下式计算:

    斜率的不确定度用下式计算:

    s(b1)=s∑ni=1(xi-x)2自由度为n-2和p=0.95(95%置信水平),t=12.7。

    采用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的拟合直线的斜率b1均不显著,|b1| < t0.05×s(b1),因而未观测到不稳定性。例如,样品GNi-4四次测定Ni的含量范围为5.89%~5.96%,均在不确定度范围之内,拟合直线的b1为0.000002,远小于t0.05×s(b1)值0.15536。

    GNi-4的主要伴生元素Co、Cu等元素四次测定的值也均在标准值不确定范围之内。四次测定的硫元素的变化范围均在不确定范围之内,但可以发现硫元素测定的变化范围较宽,主要是由于硫元素测定的精度较差引起,并且第一次测定结果偏高,而从计算斜率b1t0.05×s(b1)比较来看,仍是符合要求的。因此,在良好的保存条件下,本系列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是可靠的。研制单位将会在今后进行长期的检测,观测本系列标准物质的稳定性。

    本次镍矿石和镍精矿标准物质定值测试采用多个实验室联合定值测试的方法,共邀请了国内不同系统的19家实验室参与定值。定值测试方法的选择力求采用不同原理的可靠方法进行测试,每种成分的测试方法基本要求2种以上。

    在定值方法的选择上,以准确度高为优先考虑条件,镍矿石与镍精矿中镍采用EDTA滴定法与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为主[10],配合以ICP-AES方法。其他主量成分的测试也以经典化学分析方法为主[11-12],如SiO2以重量法为主,Al2O3以容量法为主,H2O+采用重量法测定,S的测定采用燃烧碘量法与硫酸钡重量法。微量元素的分析采用了准确度高、受基体影响小和干扰少的多元素分析方法[13-14],如ICP-AE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各元素的测定方法见表 4

    表  4  镍矿石和镍精矿标准物质各元素的测试方法
    Table  4.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for the elements deterimination in nickel ore and nickel concentrate reference materials
    元素 数据数 主要的样品
    分解方法
    元素测定方法
    Ag 10 DF ICP-MS
    Al2O3 20 DA,DF,FU ICP-AES, VOL, AAS
    As 16 DA AFS, ICPMS
    CaO 19 DF,FU ICP-AES, VOL
    Cd 20 DA,DF ICP-MS, AAS
    Co 19 DMA,DF ICP-M, ICP-AES, AAS
    Cr 10 DF,FU ICP-MS, ICP-AES, AAS, XRF
    Cu 19 DA,DMA,DF ICP-MS, ICP-AES, AAS
    Fe2O3 19 DF,DMA ICP-AES,COL,VOL
    H2O+ 6 - GR
    Hg 9 DA AFS,AAS
    K2O 19 DA,DF DMA,FU ICP-AES,AAS
    MgO 19 DF,DMA,FU ICP-AES,VOL
    Mn 19 DF,DMA ICP-AES,ICP-MS
    Na2O 19 DF,DMA ICP-AES,AAS,VOL
    Ni 19 DF,DA VOL,GR,AAS,ICP-AES
    P 12 DF ICP-AES,COL
    Pb 18 DMA,DF ICP-MS,ICP-AES,AAS
    S 11 - VOL,IR
    Sc 17 DMA,DF ICP-MS,ICP-AES
    SiO2 11 - COL,VOL,GR
    Ti 13 DF ICP-MS,ICP-AES,COL
    V 13 DF FU ICP-MS,ICP-AES,COL
    Zn 16 DF,DMA ICP-AES,ICP-MS,AAS
    注: ①分解与富集方法解释,DF—含氢氟酸的混合酸分解,
     DA—王水分解,FU—熔融,DMA—混合酸分解。
     ②测定方法解释,AFS—原子荧光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COL—分光光度法,GR—重量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R燃烧碘量法,VOL—容量法,XRF—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参照ISO导则35[9, 15-17]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18]的要求对定值数据进行处理、标准值确定与不确定度的计算。

    各定值实验室提供定值数据与测定方法,首先对各实验室的分析方法与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剔除分析方法不合理的数据组,对部分离群数据要求实验室复核或重新分析。镍矿石与镍精矿共获得8429次有效测定结果,取得了2002组数据。

    原始数据采用Grubbs准则剔除离群数据,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共剔除了23组平均值数据,占总数的1.2%。用夏皮罗-威尔克法(Shapiro-Wilk)进行正态检验。镍矿石中As、Cd、Co、Cr、Cu、Ni、S、Sc、Ti、V、Zn、Al2O3、CaO、Fe2O3、H2O+、K2O、MgO、Na2O、SiO2等元素呈正态分布,Ag、Pb、Mn等元素呈偏态或近似正态分布。镍精矿中As、Cd、Co、Cr、Cu、Mn、Ni、P、S、Sc、Ti、V、Zn、CaO、Fe2O3、H2O+、Na2O、SiO2等元素呈正态分布,Pb、Al2O3、K2O、MgO等元素呈偏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当元素的定值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以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值,当数据组呈偏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时,以中位值作为标准值。

    化学成分测量分析测试过程复杂,不确定度来源较多[19-21],其不确定度评定较为困难。在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的基础上,采用鄢明才[22]提出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估算方法,A类不确定度以各实验室定值数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测量次数及95%的置信水平计算得到ua作为第一部分不确定度的估算值(包含了样品分解、分离富集、测量全过程的误差)。

    式中,s—实验室平均值数据间的标准偏差;N—实验室平均值数据数。

    用定值分析方法平均值间的误差估计B类不确定度:

    式中,R—分析方法平均值数据间的极差;sm—分析方法平均值间的标准偏差;m—参与统计的分析方法数。

    总扩展不确定度(U)估算:包含因子取 t0.05n-1 (表示置信概率为95%,自由度为n-1的t的列表值),则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为:

    5个镍矿石与镍精矿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列于表 5

    表  5  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
    Table  5.  Certified values and uncertaint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for nickel ore and nickel concentrate reference materials
    元素 w/(μg·g-1)
    GNi-1 GNi-2 GNi-3 GNi-4 GNi-5
    Ag 0.56±0.08 0.75±0.08 1.1±0.1 9.3±0.4 15.2±0.5
    As 5.3±0.4 5.1±0.3 5.4±0.4 25±3 37±4
    Cd 0.28±0.04 0.34±0.05 0.44±0.07 2.5±0.2 4.0±0.3
    Co 49±2 104±5 262±9 - -
    Cr 790±49 - - (720) (457)
    Cu 330±11 681±20 - - -
    Mn 960±30 - - 614±24 295±23
    P 728±25 485±25 829±33 266±36 (130)
    Pb 21±1 25±3 25±2 77±4 116±4
    Sc 15.6±0.4 15.8±0.5 17.6±0.5 9.1±0.5 2.5±0.3
    Ti - - - - 422±21
    V 102±7 93±6 112±7 61±6 (30)
    Zn 79±3 77±7 77±6 102±10 134±11
    元素 w/%
    GNi-1 GNi-2 GNi-3 GNi-4 GNi-5
    Co - - - 0.13±0.01 0.20±0.01
    Cr - 0.13±0.01 0.12±0.02 - -
    Cu - - 0.16±0.01 1.52±0.04 2.47±0.06
    Mn - 0.11±0.01 0.11±0.01 - -
    Ni 0.11±0.01 0.33±0.02 1.02±0.04 5.93±0.10 9.01±0.13
    S 0.74±0.06 1.53±0.06 3.78±0.07 (18.14) (27.83)
    Ti 0.42±0.02 0.32±0.02 0.41±0.02 0.14±0.01 -
    Al2O3 12.21±0.17 9.09±0.12 8.65±0.15 4.06±0.10 1.04±0.08
    CaO 4.60±0.10 4.02±0.08 4.70±0.10 2.55±0.04 1.16±0.04
    Fe2O3 8.58±0.10 10.71±0.10 14.69±0.12 34.71±0.32 48.37±0.38
    H2O+ 3.37 0.27 3.85 0.45 3.21 0.46 2.40 0.23 1.65 0.13
    K2O 1.51 0.03 1.00 0.02 0.90 0.02 0.34 0.02 0.06 0.01
    MgO 9.67 0.16 14.56 0.34 14.45 0.31 9.88 0.22 6.30 0.10
    Na2O 2.16 0.08 1.59 0.06 1.55 0.05 0.69 0.03 0.22 0.01
    SiO2 54.89 0.29 52.29 0.26 46.85 0.17 27.40 0.12 14.13 0.22
    注:表中带括号的数据为参考值。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各实验室在每次测定过程中,统一采用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国家一级镍矿石标准物质GBW 07283进行质量控制与量值样品一同进行测试,以监控定值测试全过程的质量,及时发现未能预见的误差源,检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标准物质GBW 07283的实测值与标准值列于表 6。从实测值与标准值对比结果来看,主要成矿元素Ni、Cu、Co等元素均在GBW 07283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之内,说明定值测试的过程可靠,测试值具有可溯源性。但元素硫的测定平均值超出了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经与定值实验室核实,这些实验室在日常分析过程中也发现硫含量偏低,有可能是样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硫发生变化,该样品硫的标准值有必要重新定值。

    表  6  已知标准物质GBW 07283实测结果与标准值对比
    Table  6.  Comparis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and certified results of elements in GBW 07283
    元素 w/(μg·g-1) 元素 w/%
    标准值 实测值 标准值 实测值
    Ag 0.73±0.09 0.81±0.02 Co 0.069±0.005 0.068±0.002
    As 5.4±1.1 5.2±0.7 Cr 0.033±0.004 0.034±0.001
    Bi 6.4±1.0 6.1±0.5 Cu 0.70±0.02 0.69±0.02
    Cd 0.20±0.03 0.21±0.01 Ni 4.33±0.18 4.22±0.13
    Pb 30.2±4.1 31.4±1.0 P (0.052) 0.055±0.003
    Sb 0.43±0.03 0.42±0.06 S 10.44±0.19 10.14±0.27
    Sc 7.6 0.9 7.7 0.1 SiO2 50.17 0.16 50.08 0.10
    Zn 55.5 4.8 58.4 2.7 Fe2O3 16.06 0.16 16.12 0.14
    Al2O3 8.85 0.17 8.74 0.10
    MnO 0.04 0.003 0.04 0.001
    CaO 0.71 0.03 0.74 0.04
    TiO2 0.37 0.02 0.36 0.01
    MgO 2.02 0.07 2.00 0.04
    K2O 2.76 0.07 2.72 0.12
    Na2O 1.00 0.03 0.98 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中,采用多实验室、多方法进行联合定值测试,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GNi-1、GNi-2、GNi-3)定值的23个组分(Ag、As、Cd、Co、Cr、Cu、Mn、Ni、P、Pb、S、Sc、Ti、V、Zn、Al2O3、CaO、Fe2O3、H2O+、K2O、MgO、Na2O、SiO2)均给出了标准值;镍精矿标准物质GNi-4的21个组分给出标准值,Cr、S给出参考值;GNi-5给出20个组分的标准值,Cr、P、V给出参考值。此批研制的5个镍标准物质的Ni含量范围较广(Ni的含量分别为0.11%、0.33%、1.02%、5.93%、9.01%),从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至镍精矿,涵盖了矿产勘查中各个主要技术指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便于实验室分析测试使用。

    本研究为了保证定值测试的准确性,选择了国内各行业权威的19家实验室参与定值测试,参与定值测试的实验室数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的要求(6家)。在方法选择上,应用准确度高的方法,不确定度估算依据ISO导则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进行,给出的不确定度合理;采用XRF和ICP-AES(0.1 g取样量)基本对所有定值成分进行均匀性检验,所有元素均匀性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

    由于镍矿石和镍精矿的硫化物含量较高,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加工过程中加入氩气,通过隔绝氧气的方法充分防止硫化物的氧化;在样品保存过程中,采用低温(8℃)、密封、充氩气等方法,防止硫化物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发生氧化。镍精矿中硫的含量达到18.14%和27.83%,测试过程中基体干扰较大,各定值实验室给出的测量结果离散性较大,因此本次研究仅给出参考值,将在今后继续跟踪硫的稳定性等指标,在适当的时候,对硫元素重新赋值。

  • 图  1   “General Properties”界面

    Figure  1.   "General Properties" interface

    图  2   iCAP 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整体构造示意图

    Figure  2.   Overall schematic structure of iCAP 6300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图  3   C 193.091 nm谱线的光斑放大图

    Figure  3.   The enlargement image of the spot for C 193.091 nm spectral line

    图  4   调节旋钮布局示意图

    Figure  4.   Schematic layout of adjustment knob

    图  5   “Instrument Status”界面

    Figure  5.   'Instrument Status'interface

    图  6   错误代码图

    Figure  6.   Interface of error code

    图  7   氮气谱带图

    Figure  7.   Spectral bands of nitrogen

    图  8   光室端窗位置图

    Figure  8.   The location map of light chamber end window

图(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8
  • HTML全文浏览量:  306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9-16
  • 修回日期:  2014-03-05
  • 录用日期:  2014-05-20
  • 发布日期:  2014-05-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