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DOAJ 收录
  • Scopus 收录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

阳珊, 王波华, 王枫, 遇祯

阳珊, 王波华, 王枫, 遇祯.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J]. 岩矿测试, 2013, 32(2): 269-277.
引用本文: 阳珊, 王波华, 王枫, 遇祯.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J]. 岩矿测试, 2013, 32(2): 269-277.
Shan YANG, Bo-hua WANG, Feng WANG, Zhen YU. The Occurrence of Niobium in Shapinggou Molybdenum Deposits, Jinzhai County, Anhui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2): 269-277.
Citation: Shan YANG, Bo-hua WANG, Feng WANG, Zhen YU. The Occurrence of Niobium in Shapinggou Molybdenum Deposits, Jinzhai County, Anhui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2): 269-277.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

基金项目: 

省局地勘经费科研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阳珊,高级工程师,从事岩矿鉴定工作。E-mail:743314337@qq.com

  • 中图分类号: P575;P578

The Occurrence of Niobium in Shapinggou Molybdenum Deposits, Jinzhai County, Anhui Province

  • 摘要: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特大型钼矿在勘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的铌含量达到100~350 μg/g,钽矿化不明显,目前该矿床即将结束勘探工作,查明铌、钽的赋存状态及其有关物质组分,以确定其是否为钼矿伴生矿床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矿区的样品应用化学分析、光薄片岩矿鉴定、单矿物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大型现代仪器相结合的分析手段,研究了岩石中铌、钽的赋存状态。化学分析确定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172.9 μg/g,钽平均含量为10.6 μg/g; 钼矿体中正长岩及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84.5 μg/g,钽平均含量为5.2 μg/g。该分析表明本区为单一原生铌矿化,且铌矿化主要发生在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中;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独立铌钽矿物。单矿物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铌主要赋存于榍石蚀变的金红石中,钽矿化不明显。金红石呈它形粒状-半自形板状,结晶粒度 < 0.2 mm,集合体呈榍石假象,Nb2O5平均含量为9.224%。铌在各矿物中的分配计算显示,金红石中铌占有率为75.13%。综合分析表明本区铌钽矿化强度弱,不具有工业价值,不能成为钼矿的伴生矿种选矿开采。

  • 1 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祁彦洁,刘 菲*

    抗生素滥用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抗生素从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进入环境中,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会诱导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改变土壤-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生态,同时在食物链积累,给人体造成不可预计的危害。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源,在北方一些地区甚至是唯一的饮用水源,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污染水平备受关注。绝大部分抗生素的水溶性都比较大,有可能经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其污染地下水的途径和在地下水系统中所经历的水解、吸附和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还不明确,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科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依赖于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目前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筛查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液相色谱技术等。酶联免疫技术要求酶具有专属性而容易出现假阳性,主要用于半定量的初步筛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绝大部分抗生素都需要衍生化,分析过程很繁琐;毛细管电泳技术基于外加电场驱动带点基团分离,而大部分抗生素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正负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致使该技术的重现性较差;基于抗生素及其分解产物的理化性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超高压液相色谱的出现使目标检测物可达几十甚至上百种,检出限可低至10-2 ng/L。本文对比了抗生素的多种检测方法,阐述国内外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的检出情况及抗生素的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多种介质中水溶性大的抗生素提取富集技术的完善和迁移转化过程中产物的确认是地下水中抗生素环境行为研究的技术壁垒,也将成为当前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81 西藏羊八井—青龙地区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值及分布特征

    席明杰,马生明,赵 波,樊连杰

    水系沉积物作为地球表层物质的典型代表,其化学元素含量组成主要受对应汇水域内物质组成的控制,对其化学元素背景值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从宏观上把握汇水域及区域内元素的分布规律,对区域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科学家已针对地球表层水系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分布特征与背景值进行了广泛研究,如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开展了水系沉积物及其他表层物质中化学元素基准值及含量研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对不同地区水系沉积物中的金、汞、铂族元素等元素的丰度值及平均含量进行了研究。这些发表的化学元素种类及数据已经在相关领域的生产与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我国不同景观区39个元素平均含量数据,至今仍在1 : 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中具有参考意义。当前,我国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已覆盖东部等大多数地区,但缺少以西藏微景观区表层物质为基础建立的多元素背景值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已有水系沉积物异常的认知水平和甄别能力。本文在西藏羊八井—青龙微景观区采集约12000 km2范围内2800件水系沉积物组合样品,首次提出了69个元素背景值数据,如亲铜成矿元素Au、Ag、Cu、Pb、Zn的背景值分别为0.26 ng/g、41 ng/g、4.04 μg/g、25.2 μg/g和25.6 μg/g;初步探讨了研究区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认为区内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的差异与地层、岩体、矿床和矿化点密切相关,如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SiO2的含量普遍偏高(68.6%~77.0%),与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及中酸性岩体的大面积产出有关。本次研究弥补了西藏微景观区化学元素背景值的空白,为羊八井-青龙地区及邻区区域地质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90 南中国海海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周 涛,韩 彬*,徐亚岩,刘新民,郑 立,王小如

    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残留时间长,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后其浓度可达水体中的数十万倍,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繁衍,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对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岸水体及沉积物中,如水质较好的莱州湾、厦门西港和南波罗的海,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 ng/L、10.0 ng/L、0.6 ng/L和5.4 ng/L、0.9 ng/L、1.0 ng/L;污染较为严重的海河、闽江、渤海湾、大亚湾、白洋淀等水域,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平均含量分别大于40.3 ng/L和36.9 ng/L;对开阔水体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近年来,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日益加剧,对该海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危害。当前南中国海海洋监测数据主要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pH、磷酸盐、硅酸盐等常规监测数据,但缺少海水中的有机氯污染物的监测。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中国海海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监测,分析该海域海水中有机氯污染物的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在各层水体中的含量特征均呈现出表层>200 m层>500 m层,且在各层水体中总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26 ng/L和12.50 ng/L;与国内水域已有文献数据相比,南中国海海水中有机氯污染物的污染水平较低,水质较好,但与国外已知水域相比,南中国海水体质量还有一定差距,该数据的取得可为南中国海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02 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应用于晶质铀矿的成因类型探讨

    赵慧博,刘亚非*,阳 珊,王 博

    近年来电子探针Th-U-Pb测年技术因其高分辨率(约1 μm)、高精度、真正意义上的原位定年以及数据点与图像可以严格对应的优势,在独居石、锆石等定年矿物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小的测年矿物颗粒上做出年龄分布图,即可以得到多阶段的年龄纪录,使得年龄分析的地质意义更为明确,弥补了其他传统测年技术只能测得矿物的混合年龄的缺陷。而电子探针Th-U-Pb测年技术在Th、U、Pb含量高的晶质铀矿、沥青铀矿等矿物中应用则较少,国外仅有少数几位学者报道了该方法的研究,我国报道的结果误差比较大,未能引起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晶质铀矿体系的封闭性略差于独居石;另一方面由于晶质铀矿的分布不如独居石普遍。但电子探针U-Th-Pb技术的高空间分辨率和晶质铀矿的高U、Th和Pb质量分数,同时借鉴该技术在独居石定年研究中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晶质铀矿定年仍然大有作为,尤其是在微小铀矿物(<10 μm)和多期次、多阶段铀矿体的微区定年研究中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对晶质铀矿的测年下限能够达到十几百万年,大大降低了该方法在独居石、锆石等其他富U、Th矿物定年的年龄下限。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测年方法计算研究区晶质铀矿的形成年龄,并与镜下蚀变现象及相关元素分析相结合探讨地质成因。研究表明该晶质铀矿主要成矿期在(1654±17) Ma~(1805±17) Ma,成因类型为古老变质型成因,并将其成矿期划分为两个世代: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指出其第二成矿期(657±17) Ma~(807±17) Ma即后期热液流体活化时期与绿泥石化息息相关。同时本次研究证实该种定年方法应用于晶质铀矿是可行的。

    126 克里格法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赵 汀,王登红,王瑞江,邓茂春,陈为光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独特的优势矿产资源,我国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储量占世界同类型稀土资源的90%以上。但近年来资源开发强度大,保障程度逐年快速降低,并受下游市场需求影响价格波动频繁,在勘查工作中如何准确、快速地估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的储量,实时地对矿体进行快速经济评价,对地质找矿和开采是有意义的。本文以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先期勘探钻孔数据资料,开发以克里格法为基础的三维数字矿山经济评价系统,创建了该矿床的三维模型;采用克里格法对矿体进行稀土氧化物品位分析,将克里格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与块段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克里格法计算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增加了15%,与实际勘探数据相比较,克里格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合理;进而运用其价格-边界品位敏感性分析模块,动态设置边界品位,灵活圈定不同价格下经济可采的矿体边界,如当精矿的市场价格从10万元/吨变化为12万元/吨时,通过计算获得了此矿山经济可采矿体的空间扩展范围。基于克里格法的三维数字矿山经济评价系统能够帮助矿山选择合理的采矿工程布置,有利于满足矿山动态管理的需要以及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 图  1   沙坪沟钼矿0线剖面图

    1—(石英)正长岩; 2—二长花岗岩; 3—花岗(斑)岩; 4—黄铁绢英岩化带; 5—钾化—硅化带; 6—低品位矿(0.03%~0.06%); 7—工业矿石(>0.06%); 8—实推测地质界限; 9—工业矿石与低品位矿界线; 10—绢云母化; 11—硅化; 12—钾长石化; 13—钠长石化; 14—云英岩化; 15—黄铁矿化; 16—蚀变分带。

    Figure  1.   Geological sections along No.0 exploration line of the Shapinggou molybdenum ore deposit

    图  2   不同类型岩浆岩样品显微照片

    a—石英正长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其中钾长石具条纹,黑云母白云母化,正交偏光; b—正长岩具不等粒结构,钾长石具条纹,黑云母白云母化并析出不透明矿物,正交偏光; c—花岗斑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中斜长石弱绢云母化,黑云母白云母矿化并析出不透明矿物,正交偏光; d—碱长花岗斑岩具多斑结构,斑晶为钾长石、石英,基质为石英、钾长石、少量黑云母(视域外),正交偏光。

    Figure  2.   Microphotographs of rock mass

    图  3   含铌矿物BSE图像及显微镜下照片

    a—金红石他形粒状,集合体呈榍石假象,电子探针BSE图像;b—金红石半自形板状,分布于榍石残余边部,电子探针BSE图像;c—金红石自形柱状,包于黑云母假象中,电子探针BSE图像;d—金红石他形粒状包于黑云母假象中,显微镜下正交照片;e—金红石他形粒状、针状,集合体呈榍石假象,显微镜下正交照片;f—铌铁矿、铌钛铁矿集合体呈榍石假象,电子探针BSE图像。Rt—金红石;Sph—榍石;Zir—锆石;Mon—独居石;Mag—磁铁矿;Bt—黑云母;Apt—磷灰石;Q—石英;Py—黄铁矿;Fel—铌铁矿。

    Figure  3.   BSE images and microphotographs of rutile

    表  1   不同类型岩浆岩的铌钽含量

    Table  1   Nb and Ta content in different igneous rocks

    分析编号 wB/(μg·g-1)
    Nb Ta
    ZK3103-Hx 1 178.6 8
    ZK3103-Hx 30 212.5 19.3
    ZK3103-Hx 61 143.2 9.4
    ZK3103-Hx 76 179.8 5.3
    ZK3103-Hx 112 162.2 13.9
    ZK3103-Hx 122 103.1 2.9
    ZK3103-Hx 124 140.8 1.6
    ZK3103-Hx 222 126.9 0.9
    ZK3901-Hx 10 79.1 2.4
    ZK3901-Hx 17 220.6 1.7
    ZK3901-Hx 24 76.6 2.1
    ZK3901-Hx 42 91.0 5.7
    ZK3901-Hx 57 52.6 3.4
    ZK3103-Hx 111 229.1 1.3
    313地质队测试石英
    正长岩平均值
    200.9 15.7
    313地质队测试
    碱长花岗岩平均值
    203.18 15.6
    平均值 172.9 10.6
    D6 71.7 3.4
    ZK3103-Hx 398 84.9 7.1
    ZK3103-Hx 571 68.5 4.1
    ZK3103-Hx 837 102 7.6
    ZK3103-Hx 259 58.9 0.3
    313地质队测试
    正长岩平均值
    65.6 4.3
    313地质队测试
    花岗斑岩平均值
    140.5 9.4
    平均值 84.5 5.2
    注:测试单位为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分析仪器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magmatic rock

    分析编号 wB/%
    SiO2 Al2O3 Fe2O3 FeO MnO CaO MgO K2O Na2O P2O5 TiO2 H2O+ SO3 LOI
    ZK3103-Hx1 68.00 16.23 2.81 0.13 0.010 0.094 0.31 5.33 3.49 0.107 0.37 1.33 1.23 3.25
    ZK3103-Hx30 68.03 15.41 3.65 0.23 0.012 0.17 0.47 4.55 2.66 0.102 0.39 1.03 6.38 3.85
    ZK3103-Hx61 64.22 17.38 4.00 0.30 0.013 0.15 0.60 5.67 2.16 0.124 0.37 1.41 7.05 4.61
    ZK3103-Hx76 66.24 16.19 3.76 0.17 0.012 0.072 0.34 5.06 3.70 0.093 0.33 0.70 6.79 3.45
    ZK3103-Hx112 64.27 18.18 2.77 0.21 0.016 0.15 0.33 5.08 5.35 0.095 0.37 0.40 4.98 2.23
    ZK3103-Hx122 74.94 11.91 2.38 0.18 0.012 0.38 0.68 4.65 1.75 0.046 0.21 0.82 4.58 2.64
    ZK3103-Hx124 66.89 12.34 7.77 0.18 0.009 0.37 0.56 4.70 1.74 0.083 0.26 0.14 14.28 5.80
    ZK3103-Hx222 66.89 15.19 3.20 0.21 0.014 0.56 0.43 6.02 5.06 0.105 0.29 0.30 5.25 2.35
    ZK3901-Hx10 62.83 17.18 4.96 0.18 0.004 0.44 0.78 5.04 2.22 0.286 0.66 0.48 10.54 4.80
    ZK3901-Hx17 64.52 14.82 5.73 0.27 0.013 0.48 0.58 5.66 2.71 0.183 0.27 0.54 10.54 4.31
    ZK3901-Hx24 63.24 17.11 2.81 0.44 0.016 0.66 1.18 5.67 5.67 0.203 0.47 0.96 4.48 1.95
    ZK3901-Hx42 59.44 16.59 6.47 0.40 0.013 0.53 0.93 5.39 3.92 0.371 0.48 0.50 13.49 5.21
    ZK3901-Hx57 63.19 17.49 2.80 0.30 0.022 0.71 0.75 5.68 5.42 0.346 0.41 0.36 5.11 2.24
    平均值 65.59 15.85 4.09 0.25 0.01 0.37 0.61 5.27 3.53 0.160 0.38 0.69 7.28 3.59
    ZK3901-Hx111 73.26 13.20 2.46 0.17 0.017 0.080 0.27 3.73 3.95 0.067 0.19 0.38 4.33 1.96
    ZK3901-Hx259 73.21 12.25 2.80 0.22 0.016 0.52 0.33 5.36 3.55 0.068 0.15 0.18 4.80 2.09
    平均值 73.24 12.73 2.63 0.20 0.02 0.30 0.30 4.55 3.75 0.070 0.17 0.28 4.57 2.03
    ZK3901-Hx398 59.90 16.96 1.93 0.72 0.038 2.72 1.36 6.13 5.28 0.479 0.43 0.12 4.87 3.60
    ZK3901-Hx571 61.89 16.06 0.99 0.63 0.036 2.97 0.95 6.37 5.23 0.269 0.34 0.20 4.47 4.20
    ZK3901-Hx837 60.11 16.56 0.79 1.20 0.110 3.37 1.56 6.65 4.83 0.553 0.54 0.24 2.15 2.89
    D6 63.69 17.49 2.39 0.93 0.040 1.54 0.65 5.47 5.47 0.270 0.42 0.62 0.075 0.89
    平均值 61.40 16.77 1.53 0.87 0.06 2.65 1.13 6.16 5.20 0.390 0.43 0.30 2.89 2.90
    中国花岗岩类平均化学组成[10] 71.63 14.00 1.28 1.75 0.06 1.73 0.88 4.09 3.62 0.090 0.29 - - 0.58
    注: 测试单位为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SiO2、H2O+、LOI采用重量法; Al2O3、P2O5、Ti采用比色法; Fe采用容量法; Ca、Mg、K、Na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SO3采用燃烧法。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岩体属性参数

    Table  3   Rock parameter

    岩石名称 样品数 特征指数 岩体属性
    CA σ A.R
    石英正长岩 13 51~56 3.43 3.37 皮可克划为“碱钙性岩系”;李特曼划为“弱钙碱性岩系”;赖特划为“碱质系列”
    花岗斑岩 2 > 61 2.63 5.89 皮可克划为“钙性岩系”; 李特曼划为“中钙碱性岩系”; 赖特划为“碱质系列”
    正长岩 4 51~56 7.00 3.81 皮可克划为“碱钙性岩系”;李特曼划为“碱钙性岩系”(碱性岩系列); 赖特划为
    “碱质系列”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电子探针分析不同矿物中Nb和Ta平均含量

    Table  4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Nb and Ta average content in different minerals

    项目 wB/%
    钾长石 钠长石 石英 黑云母 金云母 黄铁矿 磷灰石 锆石 独居石 磁铁矿 金红石 榍石 铌铁矿
    样品数 2 2 2 3 2 2 2 3 5 2 21 2 1
    Nb2O5 0.03 - 0.00 0.04 0.02 0.02 0.02 0.07 0.02 0.06 5.01 2.03 72.20
    Ta2O5 - - 0.02 0.04 0.00 0.01 0.00 0.05 0.01 0.02 0.28 0.01 0.89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单矿物分析不同矿物中Nb和Ta平均含量

    Table  5   Single mineral analysis of Nb and Ta average content in different minerals

    分析编号 矿物名称 wB/(μg·g-1)
    Nb Ta
    12L354 锆石 289.2 31.5
    12L355 黄钾铁矾 4442.1 276.1
    12L356 黄铁矿 46.4 3.8
    12L357 长石、石英 37.2 3.1
    12L358 金红石 35648.0 2874.1
    12L360 榍石 9810.1 914.4
    12L361 磁铁矿 78.6 11.8
    下载: 导出CSV

    表  6   金红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Table  6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rutile

    蚀变
    类型
    分析编号 wB/%
    TiO2 Nb2O5 FeO Ta2O5 SiO2 总计
    榍石
    蚀变
    金红石
    12BP269 92.340 4.135 2.353 0.255 - 99.083
    12BP280 94.363 3.105 1.730 0.073 0.112 99.383
    12BP269.3 87.861 7.110 3.756 0.349 0.043 99.119
    12BP269.4 86.180 8.775 3.840 0.396 - 99.191
    12BP281 80.532 11.935 5.852 0.664 - 98.983
    12BP274 80.988 11.565 5.955 0.998 - 99.506
    12BP274 73.919 16.207 7.738 0.781 0.043 98.688
    12BP283 84.431 10.698 4.708 0.187 0.016 100.04
    12BP283 88.967 6.360 3.099 0.144 0.053 98.623
    12BP264.2 93.673 2.753 1.753 0.149 - 98.328
    12BP264.2 88.293 6.293 3.329 0.736 - 98.651
    12BP271 83.516 9.985 5.071 0.374 - 98.946
    D6.1 89.262 6.564 2.930 0.171 - 98.927
    12BP272.2 94.962 2.758 1.748 0.116 - 99.584
    12BP272.2 76.663 14.879 6.939 0.924 - 99.405
    12BP269.1 92.340 4.135 2.353 0.255 - 99.083
    D4 52.400 29.556 14.225 2.581 - 98.762
    平均值 84.746 9.224 4.552 0.538 - 99.060
    黑云母
    蚀变
    金红石
    12BP268 98.373 0.215 0.941 - 0.027 99.556
    12BP268 97.610 0.705 0.989 - - 99.304
    12BP264.1 97.837 1.088 0.808 0.045 - 99.778
    12BP264.1 96.493 1.029 0.476 0.035 - 98.033
    平均值 97.578 0.804 0.759 0.020 - 99.168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榍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Table  7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sphene

    分析
    编号
    wB/%
    TiO2 SiO2 CaO Ce2O3 FeO Nb2O5 Al2O3 MnO Y2O3 Na2O Ta2O5 总计
    D6.1 33.372 29.583 25.667 3.605 3.043 2.212 0.675 0.368 0.301 0.282 0.017 99.125
    D6.4 35.000 30.006 26.566 1.107 2.957 1.837 0.631 0.385 0.169 0.219 0.000 98.877
    平均值 34.186 29.795 26.117 2.356 3.000 2.025 0.653 0.377 0.235 0.251 0.009 -
    下载: 导出CSV

    表  8   铌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Table  8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hermarmolite

    分析元素 wB/%
    TiO2 4.551
    Nb2O5 72.204
    FeO 12.282
    Ta2O5 0.885
    SnO2 0.039
    WO3 0.204
    MnO 9.179
    总计 99.344
    下载: 导出CSV

    表  9   铌元素在各矿物中的配分计算

    Table  9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of Nb in different minerals

    矿物名称 w/% 矿物中铌
    配分量/%
    c
    铌在各矿物中
    的配分比/%
    矿物
    含量
    a
    各矿物中
    铌含量
    b
    相对
    配分比
    d
    绝对
    配分比
    e
    黄铁矿 6.84 0.0046 0.000315 1.90 1.82
    磁铁矿、赤褐铁矿 0.27 0.0078 0.000021 0.13 0.12
    长石、石英等轻矿物 66.05 0.0037 0.002457 14.79 14.21
    锆石、磷灰石、
    独居石等副矿物
    0.13 0.0289 0.000038 0.23 0.22
    金红石 0.35 3.5648 0.012477 75.13 72.17
    黄钾铁矾 0.05 0.4442 0.000222 1.34 1.28
    < 0.04 mm泥级 26.31 0.0041 0.001079 6.50 6.24
    含量总计(∑) 100 4.0581 0.016608 100 96.07
    注: 原岩中铌的实测平均品位f=0.017287%; 铌的配分平衡系数g=∑C/f×100%=96.07%。矿物含量为人工重砂测定值,矿物中铌含量为单矿物分析值。
    下载: 导出CSV
  • 张怀东,史东方,郝越进,王波华.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J].安徽地质,2010,20(2): 104-10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DZ201002007.htm
    张怀东,王根节,史东方.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初探[J].上海地质,2011,31(Z1): 203-20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AD2010S1058.htm
    张怀东,王波华,郝越进,程松,项斌.安徽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信息[J].矿床地质,2012,31(1): 41-4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201005.htm
    于文,倪培,王国光,商力,江来利,王波华,张怀东.安徽金寨县沙坪沟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8(3): 240-25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DZ201203003.htm
    孟祥金,徐文艺,吕庆田,屈文俊,李先初,史东方,文春华.安徽沙坪沟斑岩钼矿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J].地质学报,2012,86(3): 486-49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203011.htm
    徐晓春,楼金伟,陆三明,谢巧勤,褚平利,尹滔.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年龄测定[J].矿床地质,2009,28(5): 621-632.
    黄凡,王登红,陆三明,陈毓川,王波华,李超.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兼论东秦岭大别山中生代钼成矿作用期次划分[J].矿床地质,2011,30(6): 1039-105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106006.htm
    阳珊,张青,袁晓玲,张鹏.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有益成分及其赋存状态[J].安徽地质,2011,21(3): 214-21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DZ201103011.htm
    邵厥年,陶维屏.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217-225.
    黎彤,袁怀雨,吴胜昔.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1): 29-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GYK199801004.htm
    王人镜.岩石化学[M].武汉: 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1884: 18-34.
    王汾连,赵太平,陈伟.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J].矿床地质,2012,31(2): 293-30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202011.htm
    陈湘立,金艳辉,谢慈国.湖南耒阳上堡花岗岩风化壳型铌钽矿床铌钽的赋存状态[J].矿物学报,2003,23(4): 323-32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200304007.htm
    夏建明,陈邦建.苏州富铌钽花岗岩的物质组成及钽的赋存状态研究[J].江苏地质,1999,23(4): 236-24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DZ199904010.htm
    周旻,曾晓建,陈正钱.江西葛源稀有金属矿床铌钽赋存状态[J].江西有色金属,2006,20(4): 1-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S200604000.htm
    王濮,潘兆橹,翁玲宝.系统矿物学[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7: 205-537.
    邱柱国.矿相学[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1: 233-237.
图(3)  /  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8
  • HTML全文浏览量:  346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9-18
  • 录用日期:  2012-10-08
  • 发布日期:  2013-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