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DOAJ 收录
  • Scopus 收录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张承帅, 李莉, 张长青

张承帅, 李莉, 张长青.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岩矿测试, 2013, 32(1): 145-156.
引用本文: 张承帅, 李莉, 张长青.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岩矿测试, 2013, 32(1): 145-156.
Cheng-shuai ZHANG, Li LI, Chang-qing ZHANG. A Study on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 of the Makeng Skarn Fe-Mo Deposi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Fujian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1): 145-156.
Citation: Cheng-shuai ZHANG, Li LI, Chang-qing ZHANG. A Study on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 of the Makeng Skarn Fe-Mo Deposi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Fujian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3, 32(1): 145-156.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011PY01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PY0158);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ZS1104)

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 ZS1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93041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承帅,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zhangchengshuai@g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O614.33;P588.312

A Study on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 of the Makeng Skarn Fe-Mo Deposi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Fujian Province

  • 摘要: 马坑铁(钼)矿是一个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大型铁矿床。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马坑的石榴子石、辉石、黄铁矿和磁铁矿矿石的稀土元素(REEs)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辉石和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分配模式具有相似性,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基本无铈异常,表明其成矿环境为氧化环境,暗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矿体附近大理岩和退化蚀变岩稀土元素特征出现规律性变化,表明它们受到岩浆期后热液的交代作用的影响,碎屑岩和褪色辉绿岩提供了部分铁质。
  • 利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矿物是矿物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利用晶体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鉴定矿物,是一种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法[1]。在光性矿物镜下鉴定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矿物镜下特征相似、同种矿物镜下特征多变的现象,使镜下矿物鉴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快速、准确鉴定或研究镜下矿物及其组合,近年提出了多种方法或观点,例如在透明矿物薄片鉴定中利用计算机检索分析程序[2-4];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和模糊分析鉴定矿物[5-6];利用数字图形分析方法识别矿物和计算相对含量[7-9];利用旋转偏光显微镜载物台的光性变化鉴定矿物[10]。矿物鉴定越来越多地与计算机技术相应用结合,以上方法实现了矿物成分识别和量统计的自动化。本文基于Visual Basic程序开发工具,提出一种光性矿物计算机检索分析的方法,此鉴定程序可作为光性矿物镜下分析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矿物鉴定程序主要包括两方面:矿物属性分析和程序算法设计,矿物性质数字化是计算的基础,算法是程序分析矿物的中心,将设计中的算法称为“偏差计算”。

    在矿物的属性分析过程中,首先统计矿物的属性,选取偏光显微镜下常用于鉴定矿物的属性(镜下矿物的属性主要是指在偏光显微镜下矿物的性质),经过分类,赋予属性代码值。程序计算过程为通过输入观察矿物属性、计算赋值,综合不同矿物属性值进行偏差计算,得出若干可能的观察矿物,最后按照可能性大小排序,以属性列表形式显示结果。此过程中还可以调取数据库中有关矿物的详细信息,如矿物典型的镜下矿物特征描述、常见镜下图片、光性方位资料等。鉴定程序以矿物信息交互为主,兼顾处理需求[11-12],主要功能分别是:鉴定矿物、查看矿物、矿物管理。鉴定矿物下分为非均质矿物和均质矿物,矿物管理分为添加矿物、矿物分类、新矿物鉴定(图 1),在查询矿物的模块中,适当增加一些辅助性的窗体,例如颜色的选择窗体中,由于其属性分类较多,单独添加一个属性选择界面[13]

    图  1  鉴定程序组织结构图
    Figure  1.  The organization chart of software

    镜下鉴定矿物的关键是程序分析的算法,算法的要求为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正确鉴定矿物的基础,程序分析中采用的算法称之为偏差计算,辅以比较交换法排序[14-15],既通过属性选择窗体,提取所观察矿物的数据值和数据库中记录的所有矿物属性值,经过具有修正系数的函数式计算比较后,按照属性偏差量大小排序,最后得出最相近的矿物,并在相应的窗体中显示出[16]。算法的基本原理公式简写为:

    (1)

    式(1)中,f(n)—矿物属性特征曲线误差函数;c—标准化变换系数,取值范围以100为参考基数;μ—权重变换系数;i—矿物镜下属性分类;A(n)—标准矿物属性值;B(n)—检索矿物属性值。

    将光性矿物镜下属性值投影连线,构成矿物特征曲线,通过矿物的特征曲线可对比各矿物属性变化及属性间区分度,每种矿物属性赋值后都有其对应的属性特征曲线(图 2),矿物特征曲线误差函数f(n)是一个求和函数,各项由标准矿物属性值A(n)与检索矿物属性值B(n)差的绝对值经过标准化变换系数(c)和权重变换系数(μ)修正之后加和,得到矿物属性特征曲线误差函数值[17],通过比较函数值误差大小就可以判断鉴定矿物与标准矿物的相似度,从而确定出最可能鉴定矿物。根据以上偏差计算的方法,针对矿物属性数据特征和计算要求,鉴定程序设计的中心算法的表达式为:

    图  2  矿物属性值及特征曲线对比图
    Figure  2.  Map of mineral attribute valu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curve

    (2)

    式(2)中,Mineral_Table(x)—矿物数据记录数组;b(i)—输入矿物属性值数组;Mineralx(i)—矿物属性数组;x—矿物编号;i—矿物镜下属性分类。

    程序计算时获取数据定义24个数据类型,包括矿物的编号、名称、属性特征等,其中有10个数据类型储存矿物的性质(i),其余数据为计算中的数据比较交换变量。矿物特征曲线误差函数在程序中实现(公式2),每个矿物数据记录数组(Mineral_Table)经过矿物属性数组Mineralx(i)输入矿物属性值数组b(i)做差、修正、求和之后得出。算式中的系数为修正系数,用于提高公式的准确性,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矿物属性观察的准确性设置。在镜下通过输入所观察矿物的属性值,利用中心算法,对矿物所观察属性值进行偏差计算,未观察到的属性值计算中自动舍去。比较排序采用循环计算,得出各个矿物与所观察矿物的运算值,并按照特征曲线点误差和即矿物间相似性进行排序,误差值从小到大依次列出计算结果。

    如果所观察矿物性特征曲线点误差和的数值偏大,则观察矿物属性区别于标准矿物属性,矿物特征曲线误差和数值偏小,说明测试矿物与标准矿物之间各属性越相近。

    矿物显微镜下光学性质包括:薄片中颜色、突起、解理、最高干涉色﹑消光类型﹑延长符号、双晶、光轴性、形态和消光角等属性[18],在光性矿物检索鉴定程序中,选择以上矿物的属性作为镜下鉴定的主要依据。在矿物不同属性赋值以整数代表属性中的某一类,取值范围与属性的分类有关,有的属性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各大类又可继续分为几个小类,如矿物致色主要与离子有关,镜下颜色的多变性是常见的,所以在数字化中进行了详细属性划分,将颜色属性分为四大类:无色﹑无色透明﹑有色和不透明,属性分别赋值为1、2、3。将有色属性继续分为四类,分别是:单色、弱单色、混合色、弱混合色(表 1),单色为颜色比较浓且纯的颜色,如绿色,蓝色等,弱单色为颜色较浅的单色,混合色为各种单色的过度色,如黄绿、蓝绿、橙黄等,按照主要的颜色分为一类,如将黄绿、蓝绿分为一类,弱混合色为各种弱单色之间的过度色,如浅黄绿,分别以整数赋值5~42。

    表  1  颜色属性分类及编号
    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number of color attribute
    单色赋值
    红色5
    褐色6
    绿色7
    紫色8
    蓝色9
    黄色10
    灰色11
    棕色12
    黑色13
    橙色14
    混合色赋值
    玫瑰红等25
    黄褐红褐灰褐26
    黄绿蓝绿等27
    灰紫色28
    铜蓝色29
    褐黄橙黄等30
    绿灰色31
    黄棕色32
    浅单色赋值
    浅红色15
    浅褐色16
    浅绿色17
    浅紫色18
    浅蓝色19
    浅黄色20
    浅灰色21
    浅棕色22
    浅黑色23
    浅橙色24
    浅混合色赋值
    浅玫瑰红等35
    浅黄褐红褐灰褐36
    浅黄绿蓝绿等37
    浅灰紫色38
    浅铜蓝色39
    浅褐黄橙黄等40
    浅绿灰色41
    浅黄棕色4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矿物突起属性分为负高突起、负低突起、正低突起、正中突起、正高突起和正极高突起,分别赋值为1~6;延长符号属性分为正延性、负延性和不确定三种情况,分别赋值为1~3;解理属性包括无解理、一组解理和两组解理等14种类型,其中将一组解理情况细分为不完全解理、完全解理和极完全解理,解理分类各赋值为1~14;双晶类型属性分为无双晶、简单双晶、轮式双晶、聚片双晶和格子双晶共5种情况,分别赋值为1~5;最高干涉色从Ⅰ级暗灰至Ⅳ级浅橙,共记20种,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20;矿物的光轴性分为一轴正晶、一轴负晶、二轴正晶、二轴负晶、均质体矿物和不透明矿物6类,分别赋值1~6;矿物的消光类型分为平行消光、斜消光、对称消光和其他共4类;分别赋值为1~4;矿物的2V角近似值就应用其角度值,取值范围为0~90。有的矿物属性值具有多变性,则以常见属性值为准,取所有属性值的平均值,以此方法将其矿物属性数字化[19](表 2)。

    表  2  矿物属性及其赋值
    Table  2.  Mineral attribute and value
    矿物编号名称颜色突起解理干涉色消光延长双晶光轴性2V
    形态
    001贵橄榄石2528.52313.5843
    002普通辉石16.5557.5132.53602.5
    003普通角闪石6.54.555.5212.546.91.7
    004白云母13410.5216442.55
    005黑云母644112164175
    006石英2312.5211103
    007方解石14.5411323203
    008石膏22102.52363584
    009透长石2251.52214224
    010正长石1251.51224644
    011微斜长石2251.5135464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矿物镜下光学各种属性相异,同类属性不同矿物也表现不同,都有其对应的属性特征曲线,使通过属性值区分矿物鉴定矿物成为可能。例如在不同的矿物中颜色多变,其特征曲线振幅起伏变化大,表明颜色是矿物属性中区分度相对较高的属性,矿物属性特征曲线中可以看出,在矿物不同属性中,颜色、解理和干涉色属性种类多,相对变化幅度大,区分度较高,延长符号和光轴性属性分类少,区分度相对较小。

    光性矿物检索鉴定程序中,可取值范围与矿物属性分类有关,由于每种矿物属性取值范围不同,为便于对比计算,根据矿物最大取值范围,对各个矿物属性取值范围进行标准化统一,以100作为基础对照参数,对原取值范围利用标准化系数变换(c),统一为取值范围100的标准化变量(表 3)。

    表  3  矿物属性分类及修正参数
    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 attribute and correction parameters
    镜下矿物
    属性
    最大取值
    max
    最小取值
    min
    取值范围标准化变换系数c
    (基数100)
    权重/%权重变换
    系数μ
    拟合修正
    系数p
    颜色421422.38150.150.36
    突起61616.67100.11.67
    解理141147.14150.151.07
    干涉色201205150.150.75
    消光41425150.153.75
    延长31333.3350.051.67
    双晶5152050.051
    光轴性61616.6750.050.83
    2V角900901.1150.050.056
    形态201205100.1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由于不同属性反应矿物本质的区分度不同以及人们对其识别准确度不同,采用权重系数(μ)来降低不同矿物属性重叠误差和人为识别误差,根据矿物鉴定中的经验将矿物属性分为三类:一类属性反应矿物本质且易于区分,常用区别不同矿物,如颜色、解理、最高干涉色和消光类型,权重系数各为15%;二类是常用于区别矿物的属性,但判断准确度相对较低的矿物属性,如识别矿物突起程度和不同晶体切面,权重系数分别为10%;三类是矿物区别属性相对不常用,如延长符号、双晶、光轴性和消光角,权总系数为5%。为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度,各种属性的权重系数分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调整[19-20]。将标准化变换系数与权重系数拟合,最终得出矿物属性的拟合修正系数(p),将应用中算法模型误差和人为误差控制在可接受最小范围内。用以上方法将常见矿物的各种属性划分及拟合,部分矿物鉴定性质划分及编号代码见表 3

    按照上述分析设计光性矿物检索鉴定程序的主界面(图 3)和代码,主界面包括了颜色、突起、解理和干涉色等选项[21],使用者可以输入镜下所观察到的全部或部分光学性质[22]。有的界面如颜色属性值较多,将有色分类增加到新窗口中,对话框下拉菜单中包含了其他属性值,其中设置了输入规范,避免人为误差,如2V角的近似值输入框,在光轴性为二轴时才可输入。

    镜下矿物鉴定的步骤主要包括三部分:矿物镜下属性的输入、矿物属性对比分析和鉴定结果复查。

    第一步:矿物镜下属性的输入。在鉴定薄片过程中,首先是输入所观察到的矿物性质,为确保输入规范性,属性选择使用下拉菜单中的选项(图 3),输入镜下矿物属性,以选择正高突起、平行消光为检索条件测试。

    图  3  鉴定程序主界面
    Figure  3.  The main interface of the software

    第二步:矿物属性对比分析与结果输出。经过输入矿物属性与矿物属性库对比分析,输出结果如图 4a所示,文本框中列出了8个镜下光学性质最为相近的矿物,以可能性大小自高到低排序,并显示了矿物的颜色、突起、解离、干涉色和消光类型等常见属性,其显示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如果进一步确定查询的矿物,可在窗口下部输入检索到矿物编号,查询矿物的具体属性,下部提供了典型的镜下照片,便于直观形象的参考对比。

    图  4  (a)程序测试结果;(b)矿物详细信息查看输出
    Figure  4.  (a)Program Results output; (b)mineral detailed view

    第三步:鉴定结果复查。进一步鉴定结果的详细信息包括了常见的矿物的详细属性、典型的镜下照片和光性方位图(图 4b),可以通过其他模块方便的查询和对比矿物,包括一些常见的均质体矿物[23-24],可以对比矿物其它属性特征,有助于判断镜下鉴定矿物。 如图 4b所显示的检索结果第一个为“贵橄榄石”,表明所观察的最可能矿物为贵橄榄石,其次为紫苏辉石、绿辉石等,通过选择其他常见矿物随机进行测试,程序分析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配有两套常见矿物镜下图片,使对比更直观有效,有助于快速确定所观察的镜下矿物。

    光性矿物镜下鉴定程序对矿物鉴定进行了定量化,采用了偏差计算和修正系数等方法,增加了标准化系数、权重参数和拟合系数等参数,提高了矿物鉴定效率与准确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光性矿物鉴定程序应用结果表明,在正确输入矿物属性的基础上可快速检索到所分析矿物;特征曲线对比分析有助于研究矿物的各种特征及规律,直观地反映矿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矿物鉴定结果与输入的矿物属性的种类和准确度密切相关,输入的正确观察属性可减小人为误差;该程序同时可作为有关矿物的资料库,为有关矿物学方面的工作提供支持。

    光性矿物检索鉴定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镜下鉴定矿物的效率和准确度,但是矿物镜下光性鉴定是较为复杂,需要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许多技术和方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同时也存在适用范围和系统误差的不足,如果选择观察属性过少,可能受非类似矿物小差值结果的影响,降低程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这些误差的在分析中需要注意。晶体的光学性质决定于内部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如消光角属性的取值反映了消光角的大小,矿物属性划分取值趋向于更加反应矿物内部的本质差异,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研究员、杨富全研究员、谢桂青研究员、张作衡研究员,马坑矿业公司总经理姜益丰、总工程师陈宁青和任浩、刘武刚、王金祥等同志的指导和帮助,特致谢枕!
  • 图  1   闽西南铁矿成矿区地质略图(据赵一鸣等[1]修改)

    1—上泥盆统-中三叠统沉积岩;2—其他时代地层;3—燕山期花岗岩;4—印支期花岗岩;5—加里东基底变质岩;6—铁矿床;7—多金属矿床;8—背斜轴;9—向斜轴;10—主要断裂。

    Figure  1.   The map showing the regional ge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iron ore deposits of the southwest part of Fujian (Modified from reference [1])

    图  2   马坑铁(钼)矿床地质简图(据赵一鸣等[1]修改)

    1—下二叠统加福组砂质页岩;2—下二叠统文笔山组页岩;3—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4—下石炭统林地组石英砂岩;5—奥陶-志留系变质砂岩、粉砂岩;6—辉长-辉绿岩;7—莒舟花岗岩;8—矽卡岩;9—褐铁矿体;10—背斜;11—向斜;12—正断层;13—逆断层;14—隐伏矿体地表投影。

    Figure  2.   The simplified geologic map of the Makeng Fe-Mo Deposit (Modified from reference [1])

    图  3   马坑铁矿床岩石、矽卡岩、蚀变岩和矿物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

    A—莒舟、大洋花岗岩的REEs分配模式;B—辉绿岩的REEs分配模式;C—石榴子石、辉石单矿物的REEs分配模式;D—磁铁矿单矿物的REEs分配模式;E—石英磁铁矿、方解石磁铁矿石的REEs分配模式;F—黄铁矿单矿物的REEs分配模式;G—大理岩的REEs分配模式;H—钾长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的REEs分配模式;I—莒舟、大洋花岗岩内磁铁矿单矿物的REEs分配模式。

    Figure  3.   Chondrite-normalized REEs patterns of rocks,ores and minerals from Makeng deposit

    图  4   马坑铁矿矿石的Y/Ho-La/Ho图

    Figure  4.   Y/Ho-La/Ho diagram of ores and minerals from Makeng deposit

    图  5   ∑REEs-LREEs/HREEs and (La/Sm)N-(Gd/Lu)N diagram based on of intrusive rock,wall rocks,skarn and ores from Makeng deposit

    Figure  5.   ∑REEs-LREEs/HREEs and (La/Sm)N-(Gd/Lu)N diagram based on of intrusive rock,wall rocks,skarn and ores from Makeng deposit

    表  1   马坑铁矿岩体、矽卡岩、矿石和蚀变岩稀土元素组成

    Table  1   REEs analytical results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rock mass, skarn, ores and related rocks in Makeng deposit

    下载: 导出CSV
  • 赵一鸣,谭惠静,许振南.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矽卡岩型铁矿床[J].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1(1): 1-141.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J198300007002.htm
    韩发,葛朝华.福建马坑铁矿床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1(2): 1-118.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J198612001076.htm
    张承帅.福建马坑铁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J].矿床地质,2010,29(Z1): 123-12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0S1067.htm
    陈述荣,谢家亨,许超南,郭维伍.福建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J].地球化学,1985,82(4): 350-35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HX198504007.htm
    梁祥济,曲国林.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2,4(1): 83-94.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J198200012009.htm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中国矽卡岩矿床[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0: 164-171.
    毛景文.桂北BT锡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7,10(3): 273- 28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DX198703003.htm
    邱瑞龙.贵池铜山铜矿矽卡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地质学报,1987,61(1): 91- 10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198701008.htm
    王中刚,于学元,赵振华.REE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9: 1-535.
    陈骏.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主要造岩矿物中REE的分布特征及成岩意义[J].地球化学,1994(Z1): 84-92. doi: 10.3321/j.issn:0379-1726.1994.z1.011
    吴言昌.论岩浆矽卡岩——一种新类型矽卡岩[J].安徽地质,1992,2(1): 12-2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DZ199201002.htm
    赵斌,赵松,刘海臣.长江中下游若干Cu (Au), 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1999,28(2): 113-1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HX902.001.htm
    肖成东,刘学武.东蒙地区矽卡岩石榴子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J].中国地质,2002,29(3): 311-3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3-1014145010.htm
    凌其聪,刘丛强.层控矽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J].岩石学报,2002,19(1): 192-200.
    王莉娟,王京彬,王玉往,岛崎英彦.内蒙黄岗梁矽卡岩型铁锡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02,18(4): 575-58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204016.htm
    贾润幸,方维萱,赫英,高振敏,李红阳.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稀土学报,2005,23(2): 228-2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TXB200502023.htm
    梁婷,王登红,屈文俊,蔡明海,韦可利,黄惠民,吴德成.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07,23(10): 2493-2503. doi: 10.3969/j.issn.1000-0569.2007.10.017
    杨富全,毛景文,徐林刚,张岩,刘锋,黄成林,周刚,刘国仁,代军治.新疆蒙库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对铁成矿作用的指示[J].岩石学报,2007,23(10): 2443-2456. doi: 10.3969/j.issn.1000-0569.2007.10.013
    赵劲松,邱学林,赵斌,涂湘林,虞珏,芦铁山.大冶-武山矿化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2007,36(4): 400-41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HX200704010.htm
    徐晓春,赵丽丽,谢巧勤,褚平利,房海波,王文俊.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矿床和铜矿床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高校地质学报,2009,24(1): 35-4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DX200901003.htm
    张志欣,杨富全,柴凤梅,刘锋.新疆阿尔泰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10,30(1): 83-10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101009.htm
    吴凎国,张达,陈柏林,吴建设.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构造域的转换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以闽西南地区为例[J].地质科学,2000,25(4): 390-39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KX200004011.htm
    毛建仁,陶奎元,谢芳贵.闽西南地区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 20(3): 329-33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KW200103015.htm
    毛景文,谢桂青,程彦博.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模型[J].地质论评,2009,55(3): 346-35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0903007.htm
    毛建仁,陈荣,李寄隅,叶海敏,赵希林.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演化[J].岩石学报,2006,22(6): 1723-17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606029.htm
    毛建仁,许乃政,胡青.福建省上杭-大田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演化[J].岩石学报,2004,20(2): 285-29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402009.htm
    张达.闽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D].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 1-145.
    李萌清,陈伟十.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1(1): 91-101.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J198209001009.htm
    张承帅,苏慧敏,于淼,胡兆国.福建龙岩大洋-莒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2012,28(1): 225-242.
    罗铭玖,张辅民,董群英,许永仁,黎世美,李昆华.中国钼矿床[M].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55-163.
    葛朝华,韩发.马坑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1984,3(1): 1-1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198401000.htm

    Whitney P R, Olmsted J F. Rare earth element metaso-matism in hydrothermal systems: The Willsboro-Lewis wollastonite ores, New York, USA[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8,62(17): 2965-2977. doi: 10.1016/S0016-7037(98)00230-0

    Miguel G, Charles K, Lawrence M, Roberto M. REE in skarn systems: A LA-ICP-MS study of garnets from the Crown Jewel gold deposit[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8, 72: 185-205. doi: 10.1016/j.gca.2007.09.033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周宗桂,杨明国.东沟坝多金属矿床矿质来源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限制[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003,33(4): 437-44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DZ200304009.htm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周宗桂.海底热液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 2000,19(1): 27-30,3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KQ200001006.htm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海底热液系统高温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控制因素[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3): 307-31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003012.htm

    Joseph L G. Rare earth elements as hydrothermal tracer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in volcanic rocks[J].Economic Geology,1977,77(4): 527-548.

    沈其韩,宋会侠,赵子然.山东韩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矿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J].地球学报,2009,30(6): 693-69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XB200906004.htm
    余金杰,毛景文.宁芜玢岩铁矿磷灰石的稀土元素特征[J].矿床地质,2002,21(1): 65-7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0201011.htm
    王登红,李华芹,陈毓川,屈文俊,梁婷,应立娟,韦可利,刘孟宏.桂西北南丹地区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中发现高稀土元素方解石[J].地质通报,2005,24(2): 176-18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QYD200502014.htm
    毕献武,胡瑞忠,彭建堂,吴开兴.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1): 1-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YDH200401001.htm

    Lottermoser B G. Rare-earth elements and hydrothermal ore formation processes[J].Ore Geology Reviews,1992,7: 25-41. doi: 10.1016/0169-1368(92)90017-F

    赵振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 1-153.

    Anders E, Grevess N. Abundances of the elements: Meteoritic and solar[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89,53: 197-214. doi: 10.1016/0016-7037(89)90286-X

    杨耀民,涂光炽,胡瑞忠.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矿物学报,2004, 24(3): 301-30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200403015.htm
    张承帅.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200.
图(5)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73
  • HTML全文浏览量:  353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2-21
  • 录用日期:  2012-11-11
  • 发布日期:  2013-01-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