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DOAJ 收录
  • Scopus 收录

电子微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老挝石岩石矿物学特征

王含, 周征宇, 钟倩, 刘瑞婷, 刘琦, 李英博

王含, 周征宇, 钟倩, 刘瑞婷, 刘琦, 李英博. 电子微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老挝石岩石矿物学特征[J]. 岩矿测试, 2016, 35(1): 56-61.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6.01.010
引用本文: 王含, 周征宇, 钟倩, 刘瑞婷, 刘琦, 李英博. 电子微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老挝石岩石矿物学特征[J]. 岩矿测试, 2016, 35(1): 56-61.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6.01.010
Han WANG, Zheng-yu ZHOU, Qian ZHONG, Rui-ting LIU, Qi LIU, Ying-bo LI. Study on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os Stone by EPMA-XRD-SEM[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6, 35(1): 56-61.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6.01.010
Citation: Han WANG, Zheng-yu ZHOU, Qian ZHONG, Rui-ting LIU, Qi LIU, Ying-bo LI. Study on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os Stone by EPMA-XRD-SEM[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6, 35(1): 56-61.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6.01.010

电子微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老挝石岩石矿物学特征

基金项目: 

2012年度上海市科委项目(12DZ2251100);2015年度上海市科委项目(15DZ22832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含,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宝石矿物学研究。E-mail:wanghan9481@163.com

    通讯作者:

    周征宇, 博士, 主要从事岩石矿物学及矿床学研究。E-mail:adamszzyu@126.com

  • 中图分类号: P575.1;P575.5;P575.2

Study on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os Stone by EPMA-XRD-SEM

  • 摘要: 新近发现的老挝石因与寿山石多个品种高度相似, 给老挝石的科学定名和印材质量评价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常规宝玉石学测试结合电子微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矿物谱学分析测试方法, 系统解析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老挝石由高岭石亚族矿物多型组成, 其中主要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其过渡矿物, 少量为珍珠陶石。红、黄色老挝石颜色与铁含量呈正相关性, 表明铁元素可能为老挝石常见红、黄两色的主要致色原因。老挝石主要组成矿物晶体以不规则鳞片状或假六方片状为主, 其粒径越细小、镶嵌越紧密, 相应表现为质地细腻和篆刻工艺性能优异, 作为印章石的工艺价值也就越高。老挝石的密度(2.58~2.61 g/cm3)及折射率(1.559~1.570) 等常规宝石学特征均与地开石型寿山石较为一致, 其中颜色鲜艳、结构细腻者可作为优质的篆刻印材新资源。
  • 铌、钽属难熔稀有金属,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很相似,在自然界中总是相互伴生。由于铌钽矿的矿物组合复杂,干扰铌钽测定的元素种类较多,且钽、铌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铌钽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分析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尤其是测定铌、钽在百分含量以上的铌钽矿。文献中已有很多分析铌钽矿的方法,目前主要是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1-9]进行测定。

    铌钽矿石的溶矿方法有酸溶法[1-4, 9]、微波消解法[5-6]、碱熔法[2, 7-9]等。酸溶法通常采用氢氟酸-硝酸体系消解,碱熔法通常采用过氧化钠或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熔融。张军等[2]、许涛等[9]采用酸溶法和碱熔法处理铌钽矿样品,ICP-OES法测定,但铌钽样品铌钽含量比较低,不足0.5%,所以两种消解方法分析铌钽的结果比较一致。相比较而言,酸溶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节能环保,当样品含量低于检出限时,还可以分取稀释后用ICP-MS法测定[10-12]。但是传统的ICP-OES、ICP-MS仪器测定方法,通常需要赶掉分解的溶液中的氢氟酸,再用酒石酸保护复溶、提取,实验发现在酒石酸介质中高浓度的铌、钽的测定结果仍然会偏低,主要是因为铌、钽在蒸干形成盐类之后,很难再完全溶解到除了氢氟酸以外的溶液中,不加氢氟酸时,铌、钽部分溶解在酒石酸溶液中,形成不稳定的溶液。而经典的国家标准方法——光度法不仅测定过程繁琐,而且测定钽、铌矿石的范围比较窄(铌0.0010%~1.0%,钽0.0050%~1.0%),仅能准确测定1%以下含量的铌钽矿。

    微波能穿透绝缘体介质,直接把能量辐射到有电介特性的物质上,可以完全溶解矿石中的铌、钽。但是普通的微波单次分解样品的量比较少,一般单次溶样12~24个,不能支持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测试。本文采用模块化的小罐型、多罐体组合(70罐/组)的封闭性双层结构的酸溶罐体的微波消解溶样模式,样品用氢氟酸、硝酸微波消解后不需要赶氢氟酸,定容后直接利用耐氢氟酸系统的ICP-OES测定铌钽矿中铌、钽等易水解元素,建立了高、低品位铌钽矿的分析方法。

    Optima 8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采用同心雾化器及旋流雾室,耐氢氟酸系统。仪器工作参数为:ICP射频功率1300 W,辅助气流量0.2 L/min,冷却气流量10.0 L/min,载气流量0.5 L/ming,氩气吹扫光路系统,轴向观测,观测距离为3,溶液提升量1.5 mL/min。

    使用耐氢氟酸的刚玉中心管、雾室和雾化器。

    铌、钽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购买浓度为1000 μg/mL(1 mol/L氢氟酸介质)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蒸馏水:经Mili-Q离子交换纯化系统纯化,电阻率达到18 MΩ·cm。

    硝酸(1.42 g/mL),氢氟酸(1.16 g/mL)。

    称取0.0500~0.1000 g(精确至0.01 mg)铌钽矿石试样(粒径应小于74 μm)放置于专用的微波消解罐中,加入1.5 mL氢氟酸和1.0 mL硝酸,密封。将消解罐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按表 1的条件进行程序消解。冷却后取出内罐,将溶液转移至50.0 mL或100 mL塑料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溶液直接用于ICP-OES测定(高含量的铌钽样品需要不同倍数稀释后测定)。

    表  1  铌钽矿微波分解条件
    Table  1.  The microwave decomposition conditions of niobium-tantalum ore
    微波消解步骤控制温度(℃)消解时间(min)功率(W)
    1130151200
    2160151200
    31902512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点燃等离子体并稳定30 min后,用标准工作溶液对仪器进行标准化。以配制的空白溶液作为低点,用一个或多个标准溶液作为高点,以两点或多点建立校准曲线,然后对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中,每间隔几个样品测定一个标准样品,对检测结果进行监控。

    本文采用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与上海新仪微波仪器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微波仪器,这是一种小罐型、多罐体组合模块微波消解熔样装置。其特点是将常规的封闭溶样器和微波溶样器结合,一次可容纳70个样品溶样罐,比常用的微波溶样罐的数量(12~24个)大大增加,采用改良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溶样内罐,比常规的封闭溶样罐[10-11]压力和温度都有一定提高(单只罐体最高耐压5 MPa,最高使用温度200℃),既提高了样品消解通量又充分利用了微波消解的能力,使其更适合于难溶地质样品的消解。

    该新型微波仪器采用了航空非金属新型高强度纤维材料制作溶样罐外套,解决了常规封闭溶样器不锈钢金属外套被酸腐蚀易于污染的问题。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了微波分解铌钽矿的条件列于表 1。70个铌钽矿样品在1 h内完成了分解,而封闭酸溶[10-11]需要48 h,显著缩短了样品分解时间。而且这种新型微波仪器比普通微波仪器单次分解样品的量多出几倍,比较适合实验室的大批量样品分析,大大提高了铌钽矿的分析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及时率。

    采用耐氢氟酸进样系统的ICP-OES和ICP-MS仪器,高、低含量的铌钽矿样品经硝酸和氢氟酸分解后不赶氢氟酸,定容后均可直接测定。邵海舟等[4]建立了用硝酸和氢氟酸溶样,使铌以稳定可溶性络合物形态存在,利用ICP-OES耐氢氟酸系统测定铌铁中的铌的含量可以达到65%。王蕾等[13]采用封闭压力酸溶的方法分解钨矿石样品,再用耐氢氟酸进样系统的ICP-OES测定钨的含量,有效地解决了钨在酸性介质中极易水解而影响其准确测定的问题。

    在氢氟酸存在时,铌、钽以氟配离子状态([NbF7]2-、[TaF7]2-)存在,成为稳定的真溶液,有效防止了铌、钽的水解。

    由于现有的铌钽标准物质的含量比较低,实验选用铌钽含量较高的稀有稀土矿石标准物质GBW07185进行实验。称取0.1000 g的GBW07185样品9个,其中3个样品加入5.0 mL氢氟酸+1.0 mL硝酸,3个样品加入2.5 mL氢氟酸+1.0 mL硝酸,另3个样品加入1.5 mL氢氟酸+1.0 mL硝酸,微波酸溶,冷却后取出内罐,将溶液转移至50 mL塑料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此溶液直接用于ICP-OES测定。测定结果(表 2)表明,三种酸溶体系都可以很好地溶解铌钽矿石,铌、钽的测定结果和推荐值一致,但考虑到氢氟酸的腐蚀性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本方法最终选择1.5 mL氢氟酸+1.0 mL硝酸分解样品。

    表  2  不同酸度条件下铌、钽测定结果
    Table  2.  Analytical results of Nb and Ta under the different acidity
    GBW07185样品5.0 mL氢氟酸+1.0 mL硝酸2.5 mL氢氟酸+1.0 mL硝酸1.5 mL氢氟酸+1.0 mL硝酸
    NbTaNbTaNbTa
    3次分次测定值(μg/g)3792 3539 37018596 8803 87343733 3767 36658313 8518 85353733 3767 3665 8513 8518 8563
    测定平均值(μg/g)367787113722845537228531
    标准值(μg/g)3635±708353±1643635±708353±1643635±708353±164
    RSD(%)3.51.21.41.61.40.3
    相对误差(%)1.24.32.41.32.42.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称样量对分解效果的影响,分别称取50.0、100.0、200.0 mg的样品,分别加入1.5 mL氢氟酸、1.0 mL硝酸,微波消解后分别用蒸馏水定容到25、50.0、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即稀释500倍,ICP-OES测定的结果见表 3,铌、钽含量的测定结果都与其标准值一致。

    表  3  称样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sample weight
    称样量(mg)Nb2O5Ta2O5
    测定值 (μg/g)标准值 (μg/g)测定值 (μg/g)标准值 (μg/g)
    50.0531010314
    100.052815200±1001045710200±20
    200.052581035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一般对粒度小于74 μm(200目)的样品测试,取样100 mg可以保证取样代表性。就仪器测定来说,称样25.00 mg就可以实现分析测定,但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常常要求加大取样量。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溶解50.0~200.0 mg的铌钽矿。

    用市售的1 mg/mL铌、钽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1 mol/L氢氟酸介质)配制浓度为0~100 μg/mL的铌钽混合校准溶液。根据测定样品含量的高低,可以选高浓度或者低浓度系列。该方法比较常用的Nb、Ta标准系列为0.0、1.0、5.0、10.0、20.0、50.0 μg/mL,铌、钽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线性良好。

    方法检出限是用该方法流程空白10次测定结果的3倍标准偏差计算,是最佳仪器条件测定。测定元素Nb所选谱线波长269.706 nm,方法检出限为5.58 μg/g;Ta所选谱线波长240.063 nm,方法检出限为5.87 μg/g。

    选用铌、钽的标准物质GBW07154(钽矿石)、GBW07155(钽矿石),以及铌、钽含量较高的稀有稀土矿石标准物质GBW07185进行方法准确度实验。主要步骤为:称取0.1000 g的GBW07154、GBW07155、GBW07185,分别加1.50 mL 氢氟酸、1.0 mL 硝酸,按微波消解条件分解后,冷却、定容至25.0 mL,GBW07154、GBW07155溶液直接用ICP-OES测定,含量较高的GBW07185溶液稀释1倍后用ICP-OES测定。从表 4分析结果来看,测定值都与标准值相一致。

    表  4  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
    Table  4.  Precision and accuracy tests of the method
    标准物质编号Nb2O5Ta2O5
    测定值(μg/g)标准值(μg/g)RSD(%)相对误差(%)测定值(μg/g)标准值(μg/g)RSD(%)相对误差(%)
    GBW0715443.342.3±2.56.02.385.988.6±6.05.2-3.0
    GBW07155466430±306.18.4684700±605.2-2.3
    GBW0718552885200±1003.71.71044410200±201.92.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由于GBW07154(钽矿石)、GBW07155(钽矿石)的铌、钽值比较低,用0.0、0.50、1.0 μg/mL三点标化的测试结果好于该方法提供的标准系列(0.0、1.0、5.0、10.0、20.0 μg/mL)。因此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低含量的铌、钽应该采用测定低浓度的标准系列,高浓度的溶液采用高浓度的标准系列,或者稀释后测定。实验发现,将上述的分解液稀释,采用耐氢氟酸系统的ICP-MS,能同时测定铌钽矿中的Li、W、Cu、Zn等元素。

    由于现有的铌钽标准物质的铌、钽值较低,利用ICP-OES线性范围宽的优势,用本法测定高品位的铌钽精矿,从表 5实验结果来看,使用本方法分析铌钽精矿的测定结果与过氧化钠碱熔后ICP-OES测定的结果一致。

    表  5  本法和碱熔ICP-OES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Table  5.  A comparison of analytical results of Nb and Ta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and alkali fusion method
    样品编号Nb2O5含量Ta2O5含量
    本方法测定值(%)碱熔方法测定值(%)相对误差(%)本方法测定值(%)碱熔方法测定值(%)相对误差(%)
    样品17.67.82-2.715.3214.74.2
    样品219.2818.99 1.527.426.91.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采用的新型微波仪器,容量大,一次可容纳70个样品溶样罐,比普通微波仪器单次分解样品量多出几倍,有利于大批量的分析测试,同时与具有耐氢氟酸系统的ICP-OES仪器相结合分析铌钽矿,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Nb2O5测定范围为42 μg/g~19%,Ta2O5测定范围为86 μg/g~27%。

    该方法用硝酸和氢氟酸分解铌钽矿后不赶氢氟酸,分解液定容后直接用配制耐氢氟酸进样系统的ICP-OES测定,简化了分解流程,使得铌钽矿石中的易水解元素铌、钽的分析变得简单,提高了分析速度,尤其是解决了高品位铌钽矿的分析难题,也适合测定μg/g级低品位的铌钽原矿。

  • 图  1   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

    Figure  1.   XRD diagram of Laos stone samples

    图  2   SEM图谱

    Figure  2.   SEM images of Laos stone samples

    表  1   老挝石样品描述及常规宝石学测试数据

    Table  1   Sample description and conventional gemological testing data of Laos stone

    测试项目 样品LS1样品LS2样品LS3样品LS4样品LS5样品LS6
    外观描述白色,具红色条纹。半透明,质地极细黄色,具白色风化皮。半透明,质地较细粉红色,具红色圆点状矿物弥散分布。半透明,质地较细浅粉红色,具黄色风化皮及红色愈合裂隙。微透明,质地较细黄白色,具白色风化皮。微透明(局部具透明条带),质地极细红色,具红色愈合裂隙。半透明,质地较粗
    折射率1.5671.5641.5621.5621.5701.561
    密度(g/cm3)2.602.602.582.582.592.5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样品化学成分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Laos stone samples

    元素 各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样品LS1样品LS2样品LS3样品LS4样品LS5样品LS6
    红色条纹部分浅黄色部分红色部分黄色风化皮部分深黄色部分红色愈合裂隙
    Al2O337.96238.38338.71638.77138.68135.197
    SiO246.08744.14043.70945.42343.98041.634
    Na2O0.0010.0110.0160.0020.0000.005
    K2O0.0080.0000.0250.0150.0090.023
    CaO0.0170.0160.0030.0120.0390.001
    MgO0.0000.0000.0000.0010.0020.002
    TiO20.0000.0380.0000.0000.0000.023
    TFeO0.0240.0010.0820.1070.4655.867
    Cr2O30.0540.0000.0000.0000.0310.000
    P2O50.0000.0190.0770.0000.0760.000
    MnO0.0000.0400.0490.0400.0000.000
    CuO0.0000.0000.0000.0070.0180.000
    总计84.15382.64982.67884.37883.30082.752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老挝石的晶体化学式

    Table  3   Crystal-chemical formula of Laos stone samples

    样品编号老挝石的晶体化学式
    LS1(Al3.934K0.001Ca0.002Fe0.002 Cr0.004)3.943[Si4.060O10](OH)8
    LS2(Al3.958K0.001Ca0.004Fe0.034Cu0.001 Cr0.002)4.00[Si3.912Al0.090O10](OH)8
    LS3(Al3.945Na0.002Ca0.001Fe0.003)3.951[Si4.052O10](OH)8
    LS4(Al4.028Na0.004Ca0.002Mn0.004Cu0.002Cr0.001)4.041[Si3.968O10](OH)8
    LS5(Al3.990Na0.002Ca0.002 Mn0.003Ti0.003)4.00[Si3.912Al0.053O10](OH)8
    LS6(Al3.549 Na0.001 K0.003Fe0.445 Ti0.002)4.00[Si3.789Al0.219O10](OH)8
    下载: 导出CSV
  •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IYU201202031.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199904009.htm
    陈琼.寿山常见独石品种的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3.
    杨雅秀,张乃娴编著.中国粘土矿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1-22.

    Yang Y X,Zhang N X.Clay Minerals of China[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21-22.

    赵珊茸,边秋娟,凌其聪编著.结晶学与矿物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89-191.

    Zhao S R,Bian Q J,Ling Q C.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189-191.

    任磊夫编著.粘土矿物与粘土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76-77.

    Ren L F.Clay Minerals and Clay Rocks[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2:76-77.

    范桂珍.内蒙巴林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Fan G Z.Study on Gemology and Mineralogy of Balin Stone[D].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2008.

    刘粤惠,刘平安编著.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2-77.

    Liu Y H,Liu P A.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3:72-7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KCS201001022.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202003.htm
    doi: 10.1016/j.clay.2014.08.003
    张蓓莉编著.系统宝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452-454.

    Zhang B L.Systematic Gemmology[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6:452-45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ZJ201506022.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201004.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KCS201202021.htm
  • 期刊类型引用(19)

    1. 李光一,马景治,李策,汪岸,贾正勋,董学林. 电弧分馏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含铌钽矿石中铌钽. 冶金分析. 2025(02): 49-55 . 百度学术
    2. 韩亚军,王啸,甘黎明,冯博鑫,李荣华,王佳明,宋永涛. 氟化氢铵焙烧分离-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硅矿物中稀土元素及铌、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5(04): 500-505 . 百度学术
    3. 洪涛,翟明国,王岳军,刘星成,徐兴旺,高俊,胡明曦,马靖. 锂铍络合物稳定性与花岗伟晶岩中锂铍“差异跃迁”耦合关联. 地学前缘. 2023(05): 93-105 . 百度学术
    4.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 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515-539+776 . 百度学术
    5. 姚玉玲,赵朝辉,刘淑君. 树脂交换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锡矿石的铌钽. 矿产综合利用. 2021(05): 146-151 . 百度学术
    6. 郭晓瑞,樊蕾,毛香菊,张宏丽,王甜甜,姚明星. 耐氢氟酸系统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铌铅多金属矿中铌. 冶金分析. 2021(11): 31-36 . 百度学术
    7. 涂建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中的铌和钽. 江西化工. 2020(01): 73-75 . 百度学术
    8. 夏传波,成学海,赵伟,王卿,孙雨沁. 增压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硅藻土中26种微量元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0(03): 277-283 . 百度学术
    9. 黄靖,王英滨,周冠轩,马真乾. 混合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粉煤灰样品中的微量元素镓. 环境化学. 2020(05): 1427-1433 . 百度学术
    10. 秦明,朱尧伟,班俊生,杨惠玲.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多金属矿中10种主次元素. 化学分析计量. 2019(02): 45-49 . 百度学术
    11. 程文翠,付永立,马会春,胡艳巧,支云川,张金明,张佳林,张兆法. 纸上层析分离-ICP-AES测定稀有金属矿中的铌钽. 分析试验室. 2018(02): 168-173 . 百度学术
    12. 李刚,姚玉玲,李婧祎,赵朝辉,罗涛,李崇瑛. 铌钽元素分析技术新进展. 岩矿测试. 2018(01): 1-14 . 本站查看
    13. 邓长生,李盛富,张建梅,王明力,勒孚河,牛芳红. 常压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勘查样品中的铌钽. 岩矿测试. 2018(04): 364-370 . 本站查看
    14. 李可及,赵朝辉. 低稀释比熔融-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铌钽矿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12): 1410-1414 . 百度学术
    15. 吴德明,刘贝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铌钽矿中的铌和钽.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5): 628-630 . 百度学术
    16. 张杰芳,闫玉乐,夏承莉,焦发存,张海侠. 微波碱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灰中的六价铬. 岩矿测试. 2017(01): 46-51 . 本站查看
    17. 王小强,夏辉,秦九红,王书勤,杨惠玲,宋志敏,杜天军. 过氧化钠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多金属矿中的锡钨钛等主次量成分. 岩矿测试. 2017(01): 52-58 . 本站查看
    18. 宫嘉辰,姜炳南,褚晓君.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无机纤维中的钙、镁、铝、铁. 有色矿冶. 2017(06): 53-55 . 百度学术
    19. 张纹俊,李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铌钽的研究. 低碳世界. 2016(35): 123-12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图(2)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89
  • HTML全文浏览量:  293
  • PDF下载量:  36
  • 被引次数: 2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9-13
  • 修回日期:  2016-01-05
  • 录用日期:  2016-01-09
  • 发布日期:  2016-01-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